...腋气除根剃腋毛,再将定粉水调膏,涂搽患处七日后,视有黑孔用艾烧。〖注〗凡腋气先用快刀剃去腋毛净,乃用好定粉水调搽患处,六七日后,看腋下有一点黑者,必有孔如针大,或如簪尖,即气窍也。用艾炷如米大者灸之,三四壮愈,永不再发。灸腋气图(图)...
...瘰 颈有大气,灸天牖,二穴在颈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各灸五壮。一切瘰 ,灸两胯里患 处宛宛中,日一壮,七日止,又灸五里人迎各三十壮,又灸背两边腋下后纹上,随年壮,又灸耳后发际直脉,七壮。寒热颈腋下肿,申脉主之。寒热颈肿...
...现代急症刺灸法 -------------------------------------------------------------------------------- 现代急症剌灸法是在古代刺灸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结合了现代的...
...病热则刺之。又有刺热之法。肝热、则刺足厥阴少阳。心热、则刺手少阴太阳。脾热、则刺足太阴阳明。肺热、则刺手太阴阳明。肾热、则刺足少阴太阳。凡热病未发。但见赤色来。皆热诊也。在颜为心热。在颐为肾热。在鼻为脾热。在左颊为肝热。在右颊为肺热。见赤色...
...肝疟刺足厥阴见血。心疟刺手少阴。脾疟刺足太阴。肺疟刺手太阴阳明。肾疟刺足少阴太阳。胃疟刺足太阴阳明,横脉出血。凡灸疟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疟灸上...
...人气在肾。刺禁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正月二月,风木发生,故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君火长育,故人气在心。土居五行之中,五月六月,己土湿动,故人气在脾。脾土左升,则地气乃高也。七月八月,...
...为主)而刺,当气血旺盛时刺,为迎。《针灸大成》中论述针刺补泻法的一节,即以“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作为标题。《济生拔萃》中有《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后世据此说又引伸具体化而成“针向补泻”,如《医学入门》引《图注难经》说:“手三阳从手至头,...
...辨证施法、有同有异的关系。古代医家对针刺补泻与手法轻重,既有补法宜轻刺、泻法宜重刺的"轻补重泻"说,又有补法宜重刺、泻法宜轻刺的"重补轻泻"论,更有补法可轻可重、泻法可重可轻的"大补大泻"、"平补平泻"观。可见,尽管提法不同,经验各异,但都...
...明·杨继洲著 后中十八届陈永诸谨制。 卷一 针道源流 针灸直指 针灸方宜始论 刺热论 刺疟论 刺咳论 刺腰痛论 奇病论 刺要论 刺齐论 刺志论 长刺节论 皮部论 经络论 骨空论 刺水热穴论 调经论 缪刺论 经刺论 巨刺论 手足阴阳流注论 ...
...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在此穴施灸可益气延年,一向受到古今中外养生家的重视。 临床上多用神阙隔姜灸和神阙隔盐灸。 神阙隔姜灸: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