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本草求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六淫之一。何肺多以见。以肺处于高源而。故肺独以名也。然肺燥烈不润。则脾自必见枯。血亦自必见槁。精亦自必见竭。肠亦自必见涸。又安有肺燥而不与之俱哉?是以治而在于肺。则有葳蕤人乳阿胶熟蜜榧实以润之矣。治而在于脾。(脾。)则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qiuzhen/619-14-5.html

肾恶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肾恶指肾主骨,生髓,则阴精受伤。 【肾恶】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肾恶。」因肾主骨,生髓,则阴精受伤,肾气耗损,骨髓枯竭,津液消灼,故有“肾恶”之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56.html

咳证治体会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者治以桂附八味丸益之。唯咳一证古人论述偏少,且有:“六气之中不为病”之说,《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论六淫病机十二条,独不及,迨至金元·刘河间始有:“诸涩枯涸,干劲皱揭”之论,而有邪为病的病机。 邪干涩易伤津液,故经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876.html

食疗防春分清温和凉_【中医宝典】

...春季,乍暖还寒,风高物,人们最容易发生邪疾患。预防春最安全的方法是食疗,不仅益体,更能防病,但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因此,根据寒热温凉的不同,对症选择药膳进行食疗是预防春的关键。 一、温燥型 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口干、痰少而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2.html

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化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 【化】 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是津液缺少。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气化,出现口干、咽、唇焦、口渴、便秘、尿赤、干咳咯血等体液耗损的症状。参见“内”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693.html

养阴清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目经大成》养阴清汤生地 玉竹 百合 百部 石斛 麦冬 石枣 淡竹叶 当归 人参 五味子 甘草 山药漏睛,痼疾也,不治不变,治亦鲜愈。然无夜无明,血泪沾襟,风仪实不可观,不得不勉为燮理,以尽医职。故主是方,以清金润燥为首务。生地、百部、...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yangyinqingzaotang.html

论_《叶选医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至直大要论列病机一十九条,而遗漏证,为其兼乎风热之化,故但言风热而在其中矣。河间特补此义于《原病式》中,然义有未悉,敢再陈之。夫兼风化者,经云∶风能胜湿,湿去则自生,始因风甚而及于肺,则木气有余,侮所不胜,而金更微邪。复因甚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exuanyiheng/768-11-1.html

剂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剂为可去湿的方剂。 【剂】 可去湿,如桑白皮、赤小豆之类。例如水肿病,水湿停蓄于皮肤间,面目四肢都肿,脘腹胀满,气喘,小便不利,可用“五皮饮”(桑白皮、陈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赤小豆桑白皮汤”(即以上二味)也可治水湿停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60.html

立秋伊始应防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不知不觉立秋了。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秋季干旱少雨,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56.html

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风指风与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 【风】 指风与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咽干、干咳、胸满、胁痛、皮肤干涩、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648.html

共找到41,6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