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慈航集》加减补肝祛疟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慈航集》:加减补肝祛疟汤【处方】赤色鲜首乌1两(打碎),酒炒白芍1两,当归1两,柴胡1钱,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研),半夏2钱,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足厥阴肝经之疟,初病...
...杨如候曰∶身热有汗,舌苔黄而滑,烦渴溺赤,脉洪数,此湿热也。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汗出,胸满不饥,舌苔黄或白,口渴不引饮,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此湿温也。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转侧,近之则痛剧,头汗出,脉缓近迟,...
...目录 《医宗金鉴》清热甘露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清热甘露饮【处方】生地黄 麦冬(去心)石斛 知母(生)枇杷叶(蜜炙)石膏(煅)甘草(生)茵陈蒿 黄芩【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治小儿疳渴。形体干瘦,面黄发枯,不时大渴引饮,...
...肺清热,润而不燥。桑白皮偏入气分,泻肺中邪热;地骨皮能入血分,清肺中伏火,治肺热阴伤,喘咳气逆。 16.栀子、黄柏 栀子清肝经之郁火,黄柏泻脾之湿热,相伍能增强清热利湿之功,治疗阳黄热重于湿,尿赤,下焦热淋等症。 17.生地、大黄 生地凉血...
...功能,对眼袋的治疗是有实际意义的。 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会有差异 针灸美容主要是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调节脏腑的功能来达到美容的目的。按照西医的理论,是促进微循环、改善细胞代谢,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调节内分泌。 针对目前应用比较多的针灸祛黄褐斑和...
...清热止嗽茶,清热解表,宣肺止嗽。适用于外感风热,肺热咳嗽,恶心痰多,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症。 甘菊花、炙枇杷叶、霜桑叶各6克,广皮、酒黄芩各3克,生地、焦枳壳各4.5克,鲜芦根2支。 将芦根切碎,与余药共为粗末,水煎,取汁。温饮,每日1剂...
...秋冬季节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护阳固气,以颐养天年。老年人体质虚弱,阳气虚弱者最为常见,而阳气的充足与否,与其能否健康长寿关系密切。 秋冬季节,老年人服用清热类中药养生防流感要特别谨慎。中医讲究辨证,同一个处方,对部分人有效,对另一部分人可能...
...目录 《温病刍宫》清热固表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刍宫》:清热固表汤【处方】生石膏30克 地骨皮12克 浮小麦30克 糯稻根30克 知母1.0克【功能主治】清热固表。治内热而表不和所致之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
...豆芽 洋姜、绿豆芽各150克,调味品适量。将洋姜洗净,切丝。绿豆芽洗净。锅中放素油适量,烧热后下洋姜、绿豆芽,翻炒片刻,再下食盐、味精、葱花、姜末等,炒熟即可。可清热养阴,适用于高脂血症、糖尿病、便秘及习惯性便秘等。 菊荠汁饮 菊芋、荸荠各...
...菊芋花性味甘、凉,入肝经,有疏肝清热、明目益睛之功,适用于眼目干涩、目赤肿痛等。 菊芋,又名鬼子姜、洋姜,为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地下根茎呈块状,肥厚,形如生姜,故俗称洋生姜。 菊芋花性味甘、凉,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