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敏锐的观察力并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实践就是去做,自己动手。医学心理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是实践的学科。如果不亲自动手,不经常投身于实际工作中,知道一些理论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理论是无用的。以下分三节介绍医学心理学的一些常用研究方法。...
...理论、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三方面与男性有关的医学问题。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中医男科文献及典籍的挖掘与整理、男性生理、病因与病机、诊断与辨证、治则与治法、治疗手段、药物与方剂、预防与护理、性事保健与养生优生等。临床实践包括性功能障碍、不育症、...
...宋代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同刊刻《伤寒论》,并对其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熙宁九年(1076年)宋太医局将此书列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这就使《伤寒论》的学术地位空前提高。《伤寒论》其书也大为流行,对《伤寒论》的研究更为深入和普遍,较唐代有...
...的关怀下,各少数民族自治县和聚居地的医药卫生条件有极为显著的改善。各县、乡都建立了医院或卫生院,普及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开展妇幼保健和新法接生,实行预防接种,培养各少数民族医药卫生人才,在学习掌握医学技术的同时,注意发掘、整理和研究本民族传统...
...(1930-),陈可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的研究。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及疗效研究、补益脾肾方药延缓衰老理论及临床研究、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培养了...
...传记体医史研究,有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明代李濂《医史》,清代医史类著作逐渐增多,如:王宏翰的《古今医史》,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等,基本上都是以医学人物为主体的名医传记性著作。涉及医药卫生各个领域,并以系统论述...
...#e# 50年代来,部分西医师开始拜师系统学习中医,60年代初他们尝试借助西医学手段来研究中医,获得了部分极有意义的成果,从而引发了整个70~80年代的用西医学方法研究中医之热潮。若再考虑始自30年代的用近代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之历史,可以...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该书在记载药物的时候,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下、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主要是一些无毒药,以滋补营养为主。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需求和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也对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不断地摸索和...
...大的群体。明代新安婺源名医朱日辉,早年学习儒家典籍,后专攻岐黄家言,他按脉审方,先后著有《医学元要》、《加减十三方》等多部医著。清代婺源王桂元,12岁即能遍诵四书六经,尤精读《周易》、河洛、理数及《参同契》之类。行医之余撰成了《内经探微》一...
...日本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称谓。汉医也即汉方医学。我国在一千多年前,与日本就开始了医学交流,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许多中药,并广泛传播了中医知识,中医典籍也通过各种渠道大量传入日本。日本研究汉医的著作也比较丰富,现在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