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浮肿,宜调胃白术散。调胃白术散白术(炒) 茯苓(各二钱) 陈皮 白芍药(炒) 槟榔 泽泻(各一钱) 木香(五分)作一剂。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如肿不退,加白术(炒) 枳实(麸炒,各一钱)〔薛〕 按∶前...
...未经系统诊治。1987年查血小板3.5万/mm3,骨髓象正常,未能明确诊断。1987年9月又出现四肢浮肿,形体消瘦,纳差乏力等症状并逐渐加重。当时查尿蛋白++~+++,遂于1988年1月来北京,先后2次住入协和医院,中途曾转入石景山医院,前后...
...(泻痢同)《惠济论》小儿痢瘥后遍身肿候歌(宜与塌气散方在后∶)冷痢日久失医治,遍身浮肿却如吹,脉洪是气化为水,沉实还因积有之,顺气肿消为上法,气平两日定多尿,莫交食饱还忧滞,此候原因积损脾。《惠济论》塌气散方茴香 白牵牛 甘草(各炒) ...
...谓目睥浮肿如球状也。目尚无别病,久则始有赤丝乱脉之患。火重甚,皮或红,目不痛。湿痰与火夹搏者,则有泪,有 烂之候。乃火在气分之虚证,不可误认为肿如杯覆,血分之实病。以两手掌擦热拭之少平,顷复如故,可见其血不足,而虚火壅于气也。...
...(五十) 推肾(四百) 揉 门(二百) 分阴阳(二百) 八卦(二百) 天河(二百)三阴交(一截) 承山穴(一百)外用艾绒为囊.将肾子兜之.甚效.小儿 耳流脓.治宜推三关(一百) 六腑(一百) 推脾(十五) 将耳珠揉行前补后泻法(二十)小便...
...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败血乘虚,流入经络,日久化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若作水气治之,便致夭枉。宜小、大调经汤(和三十八、三十九)。血流为水者,下午肿甚,肿处必有血痕,或胁胀刺痛。咳嗽小便涩,寒水侮土也。宜补脾肺。补中益气汤。(补六)气虚,六君子汤(补一)。...
...未经系统诊治。1987年查血小板3.5万/mm3,骨髓象正常,未能明确诊断。1987年9月又出现四肢浮肿,形体消瘦,纳差乏力等症状并逐渐加重。当时查尿蛋白++~+++,遂于1988年1月来北京,先后2次住入协和医院,中途曾转入石景山医院,前后...
...因经闭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作浮肿者.不可误认水气.宜调其经.经调则肿消矣.然次无愆期之患.至丸药更宜久服.庶疾无反复.调经汤川芎(七分) 当归 生地 益母草(各一钱) 白芍 香附 丹皮 茯苓(各八分) 甘草(三分) 姜(三片) 枣(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