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肠汤治下痢赤白罂粟壳(八两,锉炒) 地榆(六两) 白术 紫苏叶 木瓜干(各二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枣二个,煎七分,去滓,空腹服。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肠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三因极...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nongchangtang.html

《棫》原文-出自《大雅》之《文王之什》_诗经_【文学360】

...《棫》 1、棫:芃芃棫。 薪之槱之。 济济辟王。 左右趣之。 2、棫:济济辟王。 左右奉璋。 奉璋峩峩。 髦士攸宜。 3、棫:淠彼泾舟。 烝徒楫之。 周王于迈。 六师及之。 4、棫:倬彼云汉。 为章于天。 周王寿考。 遐不作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831.html

调元百膏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寿世保元》调元百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寿世保元》:调元百膏【处方】当归身(酒洗)4两,怀生地黄2斤,怀熟地黄4两,甘枸杞子1斤,白芍(米粉炒)1斤,人参4两,辽五味子1两,麦门冬(去心)5两,地骨皮4两,白术(去芦)...

http://zhongyaofangji.com/d/diaoyuanbaipugao.html

气之者_《医学启源》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胃寒。 气温味辛,能除腹胀,若〔元气〕虚弱,虽腹胀,宜斟酌用之,寒腹胀是也。大热药中,兼用结者散之,乃神药也。误服,脱人元气,切禁之。紫色者佳。《主治秘要》云∶性〔温〕,味苦辛,气味浓,体重浊而〔微〕降,阴中阳也。其用有三∶平胃〔气〕一...

http://qihuangzhishu.com/784/81.htm

_《顾松园医镜》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辛甘大温,入脾、胃二经。色紫味辛者良。刮去粗皮,姜汁炒。〕暖脾胃而止腹痛,〔温能暖中,辛能散结,苦能泄满,是其性之所长,故因寒痛实痛者宜之。若脾阴不足,血虚腹痛者忌之。〕消食积而祛痰饮,〔其性消导,下气消痰,能泻胃中之实,故承气汤用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17/162.htm

_《得配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干姜为之使。恶泽泻、硝石、寒水石。忌豆。苦、辛,温。入足太阴、阳明经气分。除肠胃之浊邪,涤膜原之秽积。破郁血,去结水,消宿食,散沉寒。得炒姜,治肠风下血。(邪去血自归经。)配黄连,治带下。(湿热消也。)配杏仁,治气逆急喘。(寒邪去也。)佐...

http://qihuangzhishu.com/689/522.htm

_《本草从新》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泻、下气散满.苦降能泻实满.辛温能散湿满.(胀满证不同、消补贵得其宜、气虚宜补气、血虚宜补血、食积宜消导、痰滞宜行痰、挟热宜清热、湿盛宜利湿、寒郁者散寒、怒郁者行气、蓄血者消瘀、不宜专用行散药.)入足太阴、阳明.(脾、胃.)平胃调中.(佐...

http://qihuangzhishu.com/634/273.htm

_《本草分经》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苦辛温,入脾胃,泻实满,散湿满,平胃调中,消痰化食,破宿血,散风寒,杀脏虫,治一切客寒犯胃湿气侵脾之症。...

http://qihuangzhishu.com/764/377.htm

_《本草害利》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害〕辛温大热,性专消导,散而不收,脱人元气,略无补益之功。故凡呕吐不因寒痰冷积,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腹痛因于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伤冷;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中风由于阴虚火炎,猝致僵仆...

http://qihuangzhishu.com/775/160.htm

共找到34,7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