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守江南社稷,系嗣与梁宋阻修。若契丹不忘先好,惠锡行人,孤受赐多矣。其他不敢拜命之辱。” 蕃使闻之遂行。时中原无主,寇盗纵横。嗣主乃叹曰:“孤不能因其危运,命将兴师,抗衡中国,恢复高大之士宇,而乃劳师于海隅。孤实先代之罪人也。”至于悔恨百端...
...在于他作为明、清以来江南第一医人,对吴中医学群体的出现所起的开端性作用。据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年编辑的一本《吴中名医录》统计,明、清两代,吴中名医多到八百余人,出色的有薛立斋、李士材、吴又可、缪希雍、张路玉、叶天士、薛生白、喻嘉言...
...高境逸 淳厚渊深》)。殊不知,这些悄声隐掩于医学家光环之后的芬芳才华,正是成就何老这位一代名医伟业的重要基石。书画写人生,何老的书画是有深厚家学渊源的。他出生于江南的书香门第,其祖父何秋泉在才华横溢的自悟中成医,其父亲何公旦在诗词书画之烘托...
...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龚信,字西园,一说字瑞芝,任职太医院,撰有《古今医鉴》8卷。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他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医名日隆。曾任太医院吏目。1593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沈鱼 通:沉)...
...《名医类案》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全科医案专著,既是明代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人参;收载敷贴、熏蒸、热熨、薄贴、搐鼻、熨脐等治疗技术19种,涉及医案78例,约占全部内科医案的7%。深入研究这些方药和技术的使用规律,对于我们今天开发...
...《宋高僧传》,或作《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宋代释赞宁等撰。 赞宁俗姓高,吴兴郡德清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后梁贞明五年(919)生,后唐天成间(926~929)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934)入天台山受具足戒。通南山律,有“律虎”之称...
...姚僧垣、文史学家范晔等大批名流。尤其是以医学立业的徐氏家族,先后诞生了徐熙、徐道度、徐文伯、徐嗣伯、徐之才等7世12位名医,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说起徐家从医基业的创始人徐熙,还颇有传奇色彩。据史料记载,徐熙原籍山东,后寄籍江苏,为...
...所谓名医,是中医界大师级人物,不仅仅能够具备治愈若干种疾病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从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诊治方法中构建一个能够阐释这些疾病因机证治的理论体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会出现一批身怀绝技、受人民群众信赖的名中医,他们代表着这个时期、...
...江南古城——会稽(今绍兴市),为古越之都城。此地《禹贡》称其隶杨州之域,少康封其庶子无馀“于越”以奉禹祀,始以“越”称;秦并天下,改为会稽郡。唐以后,则称越州。宋绍兴初,高宗南渡,扈跸龙山,命升州为府,而冠以年号,此“绍兴府”之所由来。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