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族医药历史发展创始于唐,发展于宋,兴盛于元,衰落于明清。但由于中国回族人数多达千万,其生活卫生习惯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大有不同,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回族聚居地区又相继成立了不少回族医院,为广大的回族人民防病治病。北京市回民医院:...
...年代也开始搜集苗医单验方,编成《贵州民简方药集》,主要以苗医经验为征集对象。八十年代编集的《中国民族药志》,苗医药也占有一席之地,共有40多种苗药编入其中。1984年,苗族较集中的地区贵州、湘西、及鄂西都派代表参加在内蒙召开的首届民族医药...
...壮医药经过较长时期知识的积累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具有民族及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的雏形。在学术上具有与中医及其他民族医药(如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不同的特点,即地方民族特色。它不是某个壮医个人创造的,而是无数壮医及人民...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
...田华咏,男,土家族。49岁。主治医师。1971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1978年调湘西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该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中国蛇伤学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委员,湖南省民族医药研究会副...
...的传统炮制经验的收集整理及技术规范制订,在遵守古老炮制的基础上对近100种常用中药进行现代炮制技术,工艺及其机理研究,较具民族特色和医学体系的藏、蒙、维等民族医药己相继制定了地方标准.中药学将日趋成熟,目前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数学、...
...于1984年10月建立了延边朝鲜民族医药研究会,吸收会员57名;1984年11月,成立了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1986年11月建立朝医门诊部;1987年9月州计经委批准建立住院部(50张床位);1988年3月州编委批准将门诊部和住院部合并成...
...交流学问之良机。从宫廷中被裁减下来的医药人员分散到地方,不少医药人员终生行医于民间,如东汉韩康、台佟、蓟子训、卖药翁等,他们的医事活动也促进了医药交流。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通过多种渠道、形式,而使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医疗经验、方药得到交流,秦汉...
...据调查结果提示,土家族民间有丰富的民族药物资源,有一支活跃在土家族民间的民族医药人员队伍。如湘西自治州有土家族医药人员787人,恩施自治州有土家族医药人员455人,还收集单验秘方3319个,民族医药典籍、手抄本23种。 在鄂西自治州的州县...
...护士长学习班、全区维医医院护理操作规程学习班;联系、选派有关民族医医院院长参加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各类管理学习班:组织开展了自治区文明民族医医院评比检查活动(初评);1985年和1992年,卫生厅曾两次组织自治区民族医药考察团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