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母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外科正宗》芩二母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正宗》:芩二母丸【处方】黄连 黄芩 知母 贝母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 蒲黄 羚羊角 地骨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制法】上药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如梧桐子大。【...

http://zhongyaofangji.com/q/qinlianermuwan.html

复方_口腔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组成:川3克,苍术30克,胡黄莲10克,人中黄10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健脾护中。 主治:复发性口疮。 用法:水煎服。 口疮...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2743.html

柴葛解肌(程氏)_【中医宝典】

...柴葛解肌(程氏) 【出处】《知母(5克)生地(9克)丹皮(3克)贝母(6克) 【功效】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不恶寒而口渴,舌苔黄,脉浮数。 【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汤少羌、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387.html

通气防风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甘草(四分) 桂枝 威灵仙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 引用:《仁术便览》通气防风 下载:《仁术便览》chm电子书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内外伤辨》通气防风 防风 羌活 陈皮 人参 甘草(以上各五分) 本 青皮(以上各三分) 白豆蔻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tongqifangfengtang.html

桔梗枳壳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枳(《医宗必读》卷八)。【处方】桔梗 枳壳(麸炒,去瓤)各30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宜肺行气。治伤寒痞气,胸满欲绝。【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相关方剂 ▲ 返回...

http://zhongyaofangji.com/j/jugengzhiketang.html

柴葛解肌(程氏)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学心悟》柴葛解肌(程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心悟》:柴葛解肌(程氏)【处方】柴胡6g 葛根6g 黄芩6g 赤芍6g 甘草3g 知母5g 生地9g 丹皮3g 贝母6g【来源】《医学心悟》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汤少羌、...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aigejiejitangchengshi.html

麻黄轺赤小豆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婢汤及越婢加术汤为首选,乃外有风邪,内有郁热之治方。本案不恶寒,不发热,口苦,舌苔黄腻,可知表邪不著而湿热较盛,如是则不若麻黄轺赤小豆更为恰当。拟:麻黄10g 连翘10g 赤小豆30g 茵陈30g 桔梗10g 桑皮15g 杏仁10g ...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23.htm

麻黄轺赤小豆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治伤寒表不解,瘀热在里发黄者。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一两 生梓白皮一升 轺二两,右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则尽。【注...

http://qihuangzhishu.com/337/640.htm

加味香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幼科直言》加味香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幼科直言》:加味香散【处方】白术4两(米泔拌炒),黄芩3两,黄连1两(土炒),砂仁2两5钱,厚朴3两(炒),薄荷2两,白茯苓3两,白芍3两(酒炒),木香2两,陈皮2两,甘草2两...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weixiangliansan.html

燥火喘逆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多数大,或见滑数。右脉数大,燥火伤气;左脉滑数,燥火伤血。【燥火喘逆之治】栝蒌根、知母甘桔汤。脉大口渴,人参白虎,调益元散,大便结栝蒌根天花粉 麦冬 知母 石膏 甘草知母甘汤 治肺家受燥,咳嗽气逆。知母 石膏 桔梗 甘草 地骨皮人参...

http://qihuangzhishu.com/646/158.htm

共找到106,7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