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石(图),《本经》不载所出州土,注云∶出申州钟山县,今信州亦有之,形块似赤石脂、紫石英辈。其色似桃花,光润而体重,以舐之不着舌者,为佳。采无时。陶隐居解赤石脂云∶用然则功用亦不相远矣。...
...菟丝子(图),生朝鲜川泽田野,今近京亦有之,以冤句者为胜。夏生苗,如丝综蔓延草木之上,或云无根,假气而生;六、七月结实,极细如蚕子,土黄色。九月收采,曝干。得酒良。其实有二种∶色黄而细者,名赤网。色浅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并同。谨按《尔雅...
...《妇人大全良方》桂丸(沈内翰方)。砂 桂心 甘遂 丁香 木香 芫花(以 砂炒焦以上等分) 巴豆(去心皮,不去油,减半)上为细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三丸,温水下。加减更量虚实。潜,名医也。云此丸取积最胜,不以久近,皆能消化。 目录 ...
...目录 《医学启源》卷中:桂附丸【处方】川乌头3两(炮,去皮脐),附子3两,干姜2两(炮),赤石脂2两,桂2两,蜀椒(去目,微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邪冷气,入乘心络,或脏腑暴感风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桂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东垣试效方》卷四:桂附汤【处方】肉桂3克 附子9克 黄柏1.5克(为引用)知母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
...《儒门事亲》桂苓白术丸官桂 茯苓 半夏(以上各一两) 白术 干生姜(一分) 橘皮(去白) 泽泻 黄连(各半两) 黄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食后服之。 目录 《儒门事亲》桂苓白术丸 《宜明论方》桂苓白术丸 《宣明论...
...史及方书、小说,以条悉其本原。若陆英为蒴 花,则据《尔雅》之训以言之;诸香同本,则用《岭表录异》以证之之类是也。生出郡县,则以《本经》为先,今时所宜次之。若菟丝生于朝鲜,今则出于冤句,奚毒生于少室,今乃来自三蜀之类是也。收采时月有不同者,亦两...
... (图),俗呼火 草,《本经》不着所出州郡,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似芥菜而狭长,文粗。茎高二、三尺;秋初有花如菊;秋末结实,颇似鹤虱。夏采叶,曝干用。近世多有单服者,云甚益元气,蜀人服之法;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其叶,去根、茎、花...
...密陀僧(图),《本经》不载所出州土。注云∶出波斯国。今岭南、闽中银铜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灰池感铅银气,置之积久成此物。今之用者,往往是此,未必胡中来也。形似...
...目录 《普济方》桂朴散 《圣济总录》桂朴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普济方》卷三九三:桂朴散【处方】肉桂1两,当归1两(焙),厚朴(制)半两,白术半两,干姜半两,甘草1分(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温脾胃。主脾胃不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