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也。——包拯《乞不用赃吏》 又如:正(证据;表率;榜样);表俗(作为世人的表率) 通“幖”。表帜,标志 [mark] 祭之日。——《周礼·肆师》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荀子·成相》 又如:表旗(边境的标帜);表识(标记...

http://hanwen360.com/x/8868.html

台湾李炳南老内经素问摘疑抒见_【中医宝典】

...素问摘疑抒见内经素问摘疑抒见 弟子 巫锦漳 整理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天癸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抒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90.html

述病部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古人察病之源.推病之自.审病之确.莫过内经.后世务为支离.故昧厥所由.而不能知阴阳脏腑之所以然.今聚内经十六卷之文.总其散见.合而述之为病情八章.使后学得所指归焉....

http://qihuangzhishu.com/726/59.htm

素问•气厥论》中脏腑寒热相移次序解读_【中医宝典】

...方向者,如肾移于脾、脾移于肝等。其中规律,历代注家均不得其解。唐·王冰次注《素问》,“肾移寒于脾"误作"肾移寒于肝”[1],可见全未读懂此文;博学如张介宾,所著《类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507. [3]顾植山.易学模式对《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7.html

针灸源流_《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汉书·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名,白氏云《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

http://qihuangzhishu.com/313/5.htm

针灸源流_《针灸易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汉书·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名,白氏云《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yixue/313-4-1.html

从时间到自然整体:天下随时,道法自然,立象尽意——《内经》认识世界之三原则()_【中医宝典】

...集大成。”(《孟子·万章下》) 《内经》以阴阳五行为“道”,为根本理论,而阴阳五行的实质是昼夜四时,这使中医学成为真正以时间为本位的医学。 《内经》以时间为本位,把人和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生命过程。其直白而集中的表述,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168.html

華陽國志補圖注卷十_《华阳国志补图注》

...並作弓。車之招,旃旌之命,徵名聘德,忠臣孝子,烈士賢女,高劭足以振玄風,貞淑可以方蘋蘩者,奕世載美。是以四方述作,來世志士,莫不仰高軌以咨詠,憲洪猷而儀則;擅名八區,為世師矣。故《耆舊》之篇,較美《史》、《漢》。而今志,州部區別,未張本作...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671.html

《黄帝内经》11方释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帝内经》中称方剂为汤液,言有十三方,似已成定论。近代医家张骥撰《内经方集释》认为,除醪醴、豕膏为单味药物外,加上《素问·刺法论》遗篇中“小金丹”,实际只有11方,其中《素问》7方,《灵枢》4方。现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160.html

医经(四)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修明志时。仍致误欤。此说亦有理。〔高氏(士)素问快捷方式〕三卷 未见〔郑氏(晓)素问摘语〕未见按二书。见于浙江通志书目。〔蔡氏(师勒)内经注辨〕未见黄省曾序曰。尝谓医之道也。原详经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也。尝草木水火致剂。以救夭伤也。非圣人...

http://qihuangzhishu.com/485/9.htm

共找到310,2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