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办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专门开设了包括治疗目疾在内的五官科。中医认为,多食辛辣的食物对视力有损害。清代食医王孟英早有告诫:“目疾者忌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指出:“其辛能散气,热能助火,久食伤肺,损目……” 明代著名医家江瓘...
...微宫,祀唐代名医李时珍。称为十三代名医。所谓高悦、高和即我们熟知的医缓、医和。吉平即吉本,为东汉末年太医令。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发动叛乱,趁夜攻打在许都(今河南许昌)的丞相长史王必,焚烧大门,并射中王必...
...《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倒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
...《本草纲目》出版传播《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倒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
...脉学著作。一卷。明·李时珍撰于1564年。李时珍鉴于高阳生《脉诀》可商之处颇多,遂撷取诸家脉学精华,参以个人心得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论述浮、沉、迟、数、滑、涩、实等27脉,作者以鲜明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分析各种脉象,其中...
...脉学著作。一卷。明·李时珍撰于1564年。李时珍鉴于高阳生《脉诀》可商之处颇多,遂撷取诸家脉学精华,参以个人心得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论述浮、沉、迟、数、滑、涩、实等27脉,作者以鲜明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分析各种脉象,其中...
...称为“小人参”,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医生关门”、“萝卜一味,气煞太医”、“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之说。元代诗人曾写诗夸赞萝卜的药用:“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李时珍也对萝卜情有独钟:“可生...
...唐代医学教育机构已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唐初在隋朝的基础上扩大了太医署。太医署(当时的医疗保健教育机构)设医学、药学两部。医学部主要负责医学教育,药学部专门负责种植药材(主要供皇家用药)和培养药材种植人员。药学部占地三顷,设置药园。 据《...
...蕲蛇,又名白花蛇、百步蛇。其名始于蕲州。蕲州有“四宝”:即蕲蛇、蕲龟、蕲竹、蕲艾。在《蕲州志》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时,特地写进了蕲蛇酒。人们便都知道了蕲蛇酒能治麻风病。 庞生学医十分勤奋,不到10年,便医名远播。乡邻都说,李时珍慧眼识珠...
...部分:“李时珍曰: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其实,作为镇痛药,早在唐文宗开成(836—840)年间,鸦片(又译阿片),便在药舖有售。但曾任宫廷太医的李时珍,显然不知罂粟花原产西亚,由它的嫩果汁液凝结的阿芙蓉,大约通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