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湿气郁积日久成毒而言。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症见粪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鲜,但腹不痛;若湿毒下注,郁于肌肤,则小腿部易生疮痈,称为“湿毒流注“,症见疮形平塌,根脚漫肿,包青或紫黑,溃破后脓水浸渍蔓延,久不收口。 ...
...王氏治学、上师仲景,不宗叶薛,师古而不混古,尝曰:“读古人书,要全面领会,更要结合是临证,要活看不能死看。”其对外感论治,推崇张子和六门三法。其论病重邪气,主张“攻病宜早、达邪务尽”。其崇尚“伤寒温病一炉共冶”,提出“新感、伏邪在于辨证,...
...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喜读医书,辨证精细,论治灵活,治验颇多。晚年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二十卷(1789年),撷取历代医籍精华,分类论述,首述脉法,次论治法精要、伤寒、瘟疫、杂证、妇科、本草、儿科、疮科及痘科,间附临...
...认为复发性口疮应从脾虚,肝脾胃失调论治,应用李振华自拟的经验方香砂温中汤屡屡收效。 病案举例 卢某,女,46岁,2010年11月9日初诊。主诉:口疮反复发作40余年,加重1年。患者从幼年就开始出现口疮,创面常出现在口唇边和口唇内侧,一般半年...
...何得动衄?询其日昨所食之物,乃火酒下鸡,夫鸡乃关风之物,酒为助火之物,宜乎增剧,无怪方药。遂用金沸草汤去细辛、荆芥,加葶苈、杏仁降肺气以开其闭,黄芩、栀炭清血热而止其衄,连服三煎,即中病机。若以楂肉、鸡金消其积,葛花枳 解其酲,便是刻舟求剑...
...,割,割去也,针非砭针之针,乃针拨瞳神之针,烙即熨烙之烙。此四者,犹夫刑之杀戮凶强,剪除横逆之法也,要在审察明而详夺定,然后加刑,先灭巨魁,以及从恶,则情真罪当,而良善无枉屈侵扰之害,强暴无激变作乱之祸。若论治法,实开泄郁滞,涤除瘀积之一法...
...成就是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出现了多种门类优秀的妇产科著作,它们代表了当时妇产科学的发展水平。 清代综合性妇产科著作。其中的《妇科心法要决》是乾隆年间,吴谦等奉政府之命所编辑的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的一部分(第44~49卷)。书中论及的妇产科...
...利湿消散湿毒流注 湿毒流注是对称发生于小腿伸侧的鲜红色紫红色的结节性皮肤病。疏散分布、大小不一、高出皮面,境界清楚,如数枚融合亦可形成大片硬结,按之微痛。此消彼起,多易复发。《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湿毒流注》谓:“此证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
... 2、 辩证论治 (1) 心血不足证: 证候:心悸失眠,头晕健忘,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脉象细数。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方:归脾汤。 (2) 阴虚火旺证: 证候:心悸心烦,头晕目弦,少寐多梦,舌燥咽干,手足心热,耳鸣腰酸,...
...,唇淡微乌,撬开牙关,视舌质淡红偏暗,苔黄夹白微腻,脉浮紧。此当临产疹出未透而重感风寒,麻毒内陷,并致刚痉之危证。法宜驱风散寒,解痉透疹,以葛根汤加减主之。处方葛根10克 麻黄10克 桂枝6克 白芍10克 甘草3克 生姜10克 升麻10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