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家正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1667年,李氏门人尤乘将此书与《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刊为《士材三书》,后世或单行镌版,但内容已经尤氏增补。卷一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主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85.htm

《医宗必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作者深通《内经》,临床经验又极丰富,故撰此书以益后学。卷一医论及图说。医论共十四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二为新着四言脉诀、脉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14.htm

忽思慧 简历_【中医宝典】

...,忽思慧约于是年被选任饮膳太医,入侍元仁宗之母兴圣太后答己。其间,他与常普兰奚在食疗研究方面密切合作,后来他供职中宫,以膳医身分侍奉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所以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饮膳太医之职侍奉皇太后与皇后。   忽思慧长期担任宫庭饮膳太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86.html

琼玉膏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治虚劳干咳生地黄四斤 白茯茯十三两 白蜜二斤 人参六两以上地黄汁同蜜熬沸,用绢滤过,将参,茯为细末,入前汁和匀,以磁瓶用绵纸十数层,加箬叶封瓶口,入砂锅内,以长流水没瓶颈,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纸扎口,以蜡封固,悬井中,一日取起,仍煮...

http://qihuangzhishu.com/337/510.htm

琼玉青_《删补名医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虚劳干咳。生地黄(四斤) 白茯苓(十三两) 白蜜(二斤) 人参(六两)上以地黄汁同蜜熬沸,用绢滤过,将参、茯为细末,入前汁和匀,以瓷瓶用绵纸十数层,加箬叶封瓶口,入砂锅内,以长流水没瓶颈,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纸扎口,以蜡封固,悬井中...

http://qihuangzhishu.com/338/46.htm

《士材三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系中医诊断学专着,主要论述脉学理论和临床运用,更以四言歌括分述了28脉之“体象”、“主病”、“兼脉”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008.htm

《士材三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系中医诊断学专着,主要论述脉学理论和临床运用,更以四言歌括分述了28脉之“体象”、“主病”、“兼脉”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31.htm

吴伯平_【中医宝典】

...戒酒、中药减肥等。近期主要简历 1996.7-现在 被聘为美国西雅图中医学院 客座教授(Seattle Institute of Oriental Medicine) 1997.5应邀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中医学院客座教授(Florida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91.html

人迎气口脉的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之位,诊者右手食指与中指两岐之间是也。气口在病人右手关前、寸后之位,诊者左手食指与中指两岐之间是也。今人多不识此,或指人迎于左关,或指人迎于左寸;或指气口于右关,或指气口于右寸,皆非也。” 3、李中梓说法:“在右手一手分之,肺在寸为人迎,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4.html

二陈汤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治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半夏(制)三钱 茯苓三钱 陈皮(去白)二钱 甘草一钱,右四味,加姜三片,水煎服。【集注】李中梓曰:肥人多湿,湿挟热而生痰,火载气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

http://qihuangzhishu.com/337/563.htm

共找到744,1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