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扁额。龚廷贤着有:《种杏仙方》4卷(1577)、《万病回春》8卷(1587)、《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6卷(1591)、《云林神彀》(1591)、《鲁府禁方》4卷(1594)、《寿世保元》10卷(...
...后备急方》本书原名《肘后救卒》,计三卷,东晋葛洪所著。今本《肘后备急方》共八卷,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证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这部书虽号“肘后”,但却包含相当多宝贵的医学史料实用的方剂方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此论短短数语却道出了中医治疗虚损之大纲。自《内经》提出此论始,后世医家对该经旨多有发挥,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
...甚至脱落,而且,还可以诱发许多疾病,如风湿、抑郁症、心脏病、血液病等。因此,牙周病的防治值得重视乙、祖国医学认为,按脏腑辨证,牙齿属于肾的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在体为骨,在脏为肾”,“齿为骨之余”。《素问六节脏象论》说...
...“伤筋”范畴。 分期论治 初期: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红花10克,羌活12克。将上药研细末,用适量黄酒将其调成糊状并蒸熟,待温度适中时外敷患处。(缪茂军 缪庚明 曾广林 ) ...
...以降酶(ALT、AST)恢复肝功能,对此有较深入的研究与论述。主要的论著有:《病毒性肝炎中医辨治释要》、《肝炎论治学》、《中医病名研究》,以及发表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的学术论文68篇。 ...
...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医学模式。早在数千年前中医药形成的初期阶段,“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即已出现,这可称得上是最早的医学模式。“天人相应”模式十分重视自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这对中医药的学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隆庆二年(1568),我国建立了最早的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它是由徐春甫等在北京发起和创办的,据徐春甫《医学入门捷径六书》中所载。“一体堂宅仁医会录”一文,可窥见其组成、宗旨和会款等内容。宅仁医会的成员多为集于京都来自全国...
...舒筋通络是痹痿二病的共同有效治法,痹痿可合而论治。 继承新安医学重视脾胃的传统 新安医家多重视脾胃的护养,注重脾胃也是“张一帖”能迅速起效的重要原因。李济仁常说:“对于病人,首先要调理脾胃,脾胃开了,再进药效果就更神速。”如治胃癌,李济仁...
...,远至宋代,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即已形成,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三消”分治的观点已逐渐被脏腑辨证的理论所代替,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