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等偶可见到,一般为少量或中量血,个别发生消化道或脐残端大量出血甚至导致。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可致命或后遗脑积水。 为了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应建立制度,全部活产婴儿出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早产儿0.5mg,足月儿1mg。对已发生...
...病因是阻止DIC发生的预防的关键。小儿如患重症肺炎、败血症、急性溶血、新生儿重度窒息等,应及早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免病情加重产生DIC。...
...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过多,常在出生后4~6小时发生低血糖,可持续至生后48小时。 (三)糖原分解障碍 糖原累积症和小于胎龄儿可能由于糖原分解减少而发生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对易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定时监测血糖,及早补充...
...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Behcet病 起病突然,脓疱成分为淋巴细胞无溃疡皮损愈后无瘢痕; 2.术后进行性坏疽 多见胸部或腹部,常是单个损害可从皮损中分离出微需氧的链球菌,对抗生素敏感; 3.Meleney坏疽 潜行性溃疡与本病相似,但...
...一般于右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只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注射,可无任何反应。 二、 卡介苗的接种为了预防婴儿感染结核,新生儿期即开始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经过多次传代培养的减毒活性疫苗,接种卡介苗后机体可产生细胞免疫。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有皮上划痕和...
...(一)发病原因 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坏疽。 (二)发病机制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肤卫生差,以及搔抓。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繁殖生长,向深部浸润,导致急性化脓,继之局部疼痛,出现毒血症,发热和衰竭症状。大块皮肤坏死、脱落,坏死...
...: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及其他高危人群,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进行接种。全程免疫为10-30微克按0、1、6个月各肌肉注射一次,新生儿生后应立即(不迟于12小时)注射HBIG,2-4周后再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
...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而并发足坏疽的患者亦有上升趋势。本病坏疽发展快,病情难以控制,致残率高,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并重视局部创面处理方法的改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
...Rothmann-Makai综合征 本病又名Rothmann-Makai综合征。1984年首次报告,1928年Makai命名本病为皮下脂质肉芽肿病。本病罕见,主要发生于儿童。有认为其是结节性脂膜炎的一型。结节散在,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无...
...诊断要点 一、接生时处理脐带不当特别是断脐所用剪刀末正确消毒史。 二、出生后3一14天,常见7天左右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 三、病情进展者,四肢抽动或强直性痉挛,一经刺激即引起痉挛发作。重者喉肌、呼吸肌痉挛、甚至窒息、并发。 预防要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