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先天性白血病应与败血症鉴别,可由血常规检查协助诊断。 5.新生儿肝炎 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皮肤黄染明显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轻,故常常误诊。新生儿败血症出现黄疸的机制除细菌毒素引起的溶血外,与肝细胞的损伤、肝脏排泄胆汁...
...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黄疸过重,手足心发黄,血清胆红素大于205微摩尔/升;黄疸退而复现或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升高大于85.5微摩尔/升等,黄胆持续过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胆红素。但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在足月儿要3~5天、未成熟儿要5~7天才成熟。加诸简介中已提及的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就发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致病菌进入血液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细菌感染。有时在体内产生多发病源,形成严重病症。由于症状隐敝,又缺乏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给早期诊断造成困难,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 本症发病率在足月儿和早产儿中分别...
...功能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者称为成熟新生儿或足月儿,常常简称为新生儿。足月新生儿生下后皮肤上有一层白色的胎脂复盖,胎脂吸收后皮肤稍呈红色。生后2~3天出现黄疸,3~5天达高峰,至7~10天黄疸消退,为生理性黄疸。在鼻炎及两鼻翼常有浅黄色粟粒疹...
...主要临床特征为新生儿出生时血小板数较高或正常,出生后数小时后才出现急性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症状,可见全身散在紫癜和紫斑,重者甚至可出现颅内出血,产后第1周亦可出现黄疸。本病的病程较短,一般不需特别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
...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
...胆管缺如、胆总管囊肿或原有的胆道阻塞(结石、胆栓)之间区分。虽然自发性肝外胆管穿孔导致黄疸及白便,婴儿常常由于胆汁性腹水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而症状很重,却没发现肝大。 如果在出生60天以前不能排除胆管闭锁,则需要外科检查。剖腹探查术应包括肝的...
... 生理性黄疸: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3天,约持续1周,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及肝细胞性,无临床症状。 G - 6 -PD 缺乏: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天,12周或更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贫血,常有发病诱因。 新生儿肝炎...
...逐渐恢复。发热期间可伴有激惹、吃奶少、呕吐、腹泻等神经、消化系统症状,随着体温恢复而好转,多数自愈。中、重度病例急期伴有败血症样全身表现,发病1~2天后可出现休克、黄疸、肝脾大、呼吸困难、抽搐,甚而有DIC、肺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急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