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吐灵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曾用名“胃复安”,我国药典命名它为甲氧氯普胺,主要用于治疗胃肠功能失调以及晕车、晕船、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不良反应等引起的恶心、呕吐。它的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胃酸过多、顽固性胃部...
...议事日程。我国中药物种资源丰富,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中药资源面临优势与危机并存,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人们对野生药材肆意采挖,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浙江大学药学院中药系程翼宇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日前完成了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和肖培根为首的专家组认为,该创新性成果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成果已于近日...
...多年前我国商代就已经有了。2000多年前成书的《内经》中列有13张方子。到了汉代张仲景写了本《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宋代政府编纂了一部方书,叫《太平圣惠方》,全书载方16834首。宋代另一部方书《和剂局方》,载方788首。元代宫廷...
...认知行为等。 记:那么在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我们又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高产优质农作物的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生物反应器、基因和蛋白质工程疫苗及药物、基因治疗等。 在...
...产生较为持久的疗效。 该项研究将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加工移植的胰腺细胞,减少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攻击,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 2.通过改变aav的分子外壳提高其转基因的能力。通过基因治疗减少患者视网膜增生血管的形成,...
...在我国医学检验领域,60年代蛋白质研究的兴起,70年代酶学研究的形成,80年代单克隆抗体的开发为临床生化检验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许多检验指标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基础是核酸分子结构变异与核酸的表达...
...我国建立首株HCC-7721/VCR细胞系 ——比现有同类细胞系耐药性有大幅提高2006年01月19日 近日,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张希东主治医师等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发表研究论文,报告他们采用长春新碱(VCR)大剂量间歇诱导法,首次在国内...
... 在放射源中,同位素锎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为近几年的一个进展。同位素锎作为体腔内放疗的中子源目前已在几个国家临床应用,且已用于后装体腔内放疗。我国亦有同位素锎后装机以及用于临床宫颈癌放疗的报道。 体外照射技术的改进 宫颈癌体外照射是为了增加A点...
...赘生物多限于瓣膜。虽多在交界处,但不引起瓣膜畸形,左房室瓣最常累及,主动脉瓣次之,再次为联合瓣膜病变。早期出现瓣膜胶原退行性变和基质水肿,继而内膜局部剥脱,将胶原与基质暴露于血流中,某些肿瘤的高凝状态促成血栓性赘生物的形成,易造成静脉血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