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月健康婴儿依照年龄和既往免疫接种史分为5个小组A组11~13个月婴儿间隔6个月接种2剂甲肝疫苗(n=243);B组15~18个月婴儿间隔6个月接种2剂甲肝疫苗(n=241);C组:首剂与白百破三联疫苗共同接种,6个月后接种第二剂甲肝疫苗...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带队奔赴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先期介入我国自行研发的“非典”用药的调研审批。SARS病毒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验试剂盒、SARS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和基因工程人ω干扰素,成为首批...
...中,找到调节其活性成分的两个基因,克隆后构建到载体上,然后由载体把两个基因导入黄芪培养物上,生成黄芪毛状根。他们应用基因工程手段,创建了黄芪代谢相关内源基因的扩增技术,调控黄芪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大幅度提高了黄芪中有效成分。由此,胡之璧带领的...
...持久性不能与自然麻诊的免疫持久性相比;疫苗一次接种不能保持终生免疫,血清抗体滴度会逐年下降至阴性,一旦与野毒株接触,即可发生临床型麻疹。基于上述理由,有必要在初免成功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加强免疫,以保持机体的免疫力。我国规定在 7周岁再加强...
...病理经过是相符合。 HDV感染在HBV携带人群中的传播可造成病情的进展,加重及恶化等严重后果。因此,防治HDV的感染在肝炎防治中有其重要意义。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肠道传播肝炎的新病原,过去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基本稳定。病状改善,疗效持续两个月以上,治后生存期超守半年。③无效病灶及症状无改善或继续恶化。四、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中药临床试验的要求与西药的基本相同,但必须充分体现中医药的特点。要从中医药的理论理和临床实际疗效出发。根据我国的现状,在中药...
...干扰素治疗效果好。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急性临床型和无症状的亚临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一般病人发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感染性,并可带毒12年以上。HCV主要血源传播,国外30-90%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输血后肝炎...
...潜伏期10~60天,平均40天。临床表现与甲肝类似,不发展成慢性。儿童多为亚临床型感染。常见临床类型有: 1.急性黄疸型 占显性感染的86.5%。临床三期经历同甲肝,前驱期症状可持续到黄疸出现后第4~5天。淤胆较为常见。总病程为4~6周。...
...引起的脑膜炎或并发症呢?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提早接种B型嗜血流感疫苗。从国外十几年使用和我国近年引进使用的效果来看,此疫苗发挥了有力的预防作用。 B型嗜血流感疫苗是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一种高度纯化的偶联疫苗,它属于灭活疫苗,耐受性良好,...
...蛋白质水平过高,是导致可卡因成瘾者在戒断过程中复吸欲望高涨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对此做进一步研究。 ——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临床试验,试验效果即将公布 我国是乙肝(乙型肝炎)高流行区。2003年,我国报告乙肝病例71万人,占当年全部法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