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较成熟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或类似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治疗后,虽带病生存了数月或数年,本质上仍为急性白血病而非慢性白血病。但是,部分慢性白血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在病理的某一阶段中,血象及骨髓...
...信号”,抑制了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为攻击的“靶点”只存在于肿瘤细胞,所以伊马替尼基本不影响人体健康细胞的功能。 巨大脾脏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一个典型体征,它是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脾脏所引起的,许多患者在经历各种化疗,包括抗CD20...
...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必须指出,砷剂治疗过程中,也有2/3的患者白细胞升高,有10%~15%的患者并发类似维A酸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及处理与维A酸治疗时发生的相同。部分患者出现有慢性副作用,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掌角化...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正常参考值】百分值0~0.01或(0%~1%)绝对值0~0.1109/L【异常结果分析】嗜碱性粒细胞增高: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增高,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
...30—40年前,是一种没有办法治疗的疾病,得了急性白血病,极个别(不到1%)可以自身缓解,其余均在6个月以内死亡;慢性白血病平均寿命也只有3年。近20年来,白血病的治疗进展极快,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发现,治疗方法不断改进。目前对急性白血病...
...嗜酸性粒细胞可轻度增高。5.血液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术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6.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急性传染病的...
...,部分病人可引起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甚至病理性。AML(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可见眶骨浸润引起眼球突出、复视,甚至失明,称为绿色瘤。④神经系统表现:约有2%急性白血病初诊时有脑膜白血病,如未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处理,则70%的...
...)异体骨髓和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BMT或Allo-HSCT):Allo-BMT或Allo-HSCT是目前惟一能根治白血病的方法。临床实践已经表明,应用Allo-BMT/Allo-HSCT治疗AML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复发,长期DFS在40...
...切片易发生误诊,如术中冰冻切片未发现恶性肿瘤,应结束手术等待石蜡切片结果。如石蜡切片报道为甲状腺癌,可二期再行范围更大的手术。术后应常规用甲状腺素继续治疗,防止甲减发生。 (二)预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本病有自然发展...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纳入量不足而致低血钾。或因白血病细胞破坏使磷释放增多,导致低钙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钾、钙、钠等电解质浓度。 (7)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播散性血管是一组严重的出血综合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