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之病发心脾解_《吴医汇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阳者,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也。其病发于脾,盖因思为脾志,而实本于。其始也,有不得于隐曲之事,于是思则气结,郁而为火,以致,既不能下交于肾,脾土郁结,又转而克肾,是以男予少精,女子不月,无非肾燥而血液干枯也。且夫脾有郁火,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wuyihuijiang/750-6-4.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内气耗损之证。九气之一。《素问·举痛论》:“劳则气。”详九气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74.htm

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成药研究》达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成药研究》:达汤【处方】三棱60g,莪术60g,赤芍30g,生大黄30g。【功能主治】周期性精神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达丸”(见原书)。【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易...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yingtang.html

什么是分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陷,劫灼阴,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候。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 可由气分证不解,邪热传入营分而成,或由卫分证直接传入营分而成,称为"逆传心包",亦有阴素亏,初感温热之邪盛,来势凶猛,发病急骤,起病即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61.html

气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循臂内上廉。注手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

http://qihuangzhishu.com/661/14.htm

两清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气两清是同时使用清气分和分的药物,以治疗热性病热邪侵入气分和分的方法。 【气两清】 是同时使用清气分和分的药物,以治疗热性病热邪侵入气分和分的方法。症状以高热、心烦为主,并有口渴汗出、不能睡着,舌质绛、苔黄而干,脉洪数等症,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20.html

胃火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系因热盛,又兼胃火灼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治宜清气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802.htm

《灵枢·气》篇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此篇论血之专行于经隧,循环无端,而成十二经脉,须与第一篇参看,其理益明。黄帝曰∶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

http://qihuangzhishu.com/716/8.htm

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辨证录》和汤 《中医妇科治疗学》和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辨证录》卷一:和汤【处方】麻黄3分,茯苓3钱,当归3钱,玄参5钱,甘草1钱,麦冬5钱,竹叶30片,半夏5分。【功能主治】冬月伤寒,邪欲走阳明而阳明不受,至7...

http://zhongyaofangji.com/h/heyingtang.html

汗为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名词。心主血,血汗同源,故称。《素问·宣明五气》:“为汗。”血汗同为津液所化,大汗淋漓,损伤津液,兼心血,可见心悸,怔忡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8.htm

共找到193,8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