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是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离子流而改变细胞是电生理特性,针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可将药物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概括如下:(一)降低自律性药物抑制快反应细胞4相Na+内流或抑制慢反应细胞4相Ca2+内流就能降低自律性...
...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应用后。 B.器质性心脏病: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2)窦性心动过速频率:新生儿窦房结发放激动过速,频率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称为窦性心动过速。一般认为足月儿窦性心率上限为179~190次/...
...抗心律失常药:静脉用药应监测心电图,转复后改为静脉滴注或口服维持疗效。可选用下列药物: A.心律平:是IC类药,疗效高。北京儿童医院37例次室上速患儿的转复率达89%。该药起效快,平均复律时间8min。副作用较少。是目前治疗室上速的常用药。...
...多形性室速:a.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见于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和Ward-Romano综合征;后者见于低血钾、低血镁或延长心肌复极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锑剂及...
...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工作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以判断冠状循环功能的一种测试方法。据1974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运动试验判定标准,第一项第4条,运动后出现下列任何一种心律失常者:多源性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率紊乱的发生。科学家相信该疗法的远期效果要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 “我们相信转基因治疗将成为一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的长效的心律失常治疗手段。”该项研究负责人Kevin Donahue博士介绍说,“由于转基因治疗仅...
...科学家对兔子进行的试验表明,从狼蛛毒液中提取出的一种化合物能有效缩短心房纤颤的时间。 (伦敦新华电)美国纽约大学的科学家从智利狼蛛的毒液中提取出一种化合物,能够抑制兔子的心房纤颤,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治疗这类心律失常的新药。 心房纤颤是一...
...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如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改变如过早搏动、二联律或三联律、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各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和心妻室静止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可直接危及生命。尤其是小儿洋地黄中毒最易出现上述症状。神经及精神方面:头痛、眩晕、...
...(一)治疗 由于本型室性心动过速具有潜在的致命特点,必须给予积极的治疗。 1.药物治疗 ⅠA、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有效。首选静脉推注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或静脉推注利多卡因50mg,有效后再以2mg/min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滴注。也可用...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有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出血也可发生心律失常。 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及麻醉过程中常有心律失常。新生儿及婴儿早期心律失常可与母妊娠期疾病、用药及分娩合并症有关,患有全身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