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气血_【中医宝典】

...调理气血 气血来源于脏腑,运行于经络,是妇女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妇女若气血调畅,则五脏安和,冲任通盛,经孕正常。然妇女以血为本,血随气行,由于经、孕、产、乳的关系,容易耗血伤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38.html

中医的经络_【中医宝典】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5.html

浅谈中药有毒无毒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_【中医宝典】

...中药的有毒无毒理论告诉我们,中药的治疗效能“有毒”反应,既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毒无毒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有毒化为无毒,发挥治疗作用,是临床所需要的;从无毒转为有毒,不但不能疗疾,反而损害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18.html

冲任督带四脉胞宫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有关,从而使冲、任、督、带四脉在妇女生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奇经”不同于十二正经,别道奇行,无表里配属,不五脏六腑直接联通。从中医学经典理论中可以总结出冲、任、督、带四脉有四个共同特点。第一,从形态上看,冲、任、督、带四脉属经络范畴,而有...

http://qihuangzhishu.com/81/10.htm

中医药学的来源理论形成及其特色溯源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当时的各种文献当中,如《管子》、《论语》、《国语》中,分别有关于精、气、神气血的论述。认为一切有形的物质,都是由无形的气变化而来的,人也是由气生成的。人的生成是由于“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人的形成是男女精气相互结合而成为水样流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2.html

第六章壮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述_【中医宝典】

...壮医药经过较长时期知识的积累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具有民族及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的雏形。在学术上具有中医及其他民族医药(如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不同的特点,即地方民族特色。它不是某个壮医个人创造的,而是无数壮医及人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20.html

气血津液辩证_【中医宝典】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 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92.html

经络肢体病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主要证候及特征】经络是机体内的一种体系,由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交织,纵横交错,具有通行气血,协凋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是维持肢体之间、肢体脏腑之间等机体功能活动协调统一的结构保证。肢体即四肢和外在躯体之谓,由肌肉、筋骨等...

http://qihuangzhishu.com/76/111.htm

经络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学说是关于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及其功能的中医生理学说。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在《内经》中有较系统而全面的论述,这表明经络学说是在从春秋到战国的较长时期内逐步完善起来的。1、经络学说的逐步完善经和络分别指经脉和络脉,“脉”、“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0.htm

气功减肥的中医原理_气功减肥_【中医宝典】

...的协调功能,有利于大脑控制、调整各脏器的功能,包括内分泌代谢的功能调整,这对减肥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此外气功锻炼尚有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作用。我们知道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内脏腑、外肢节沟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nfei/a1422.html

共找到280,5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