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监的解释_斩监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明清時代將重刑犯暫時收監,待秋審、朝審後,再重新考核裁定者,稱為「斬監」。...

http://hanwen360.com/c/97903.html

的自然哲学特征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把病人在一定时域内呈现的一组症状体征的病象概括为证。“证”一词,最早见于晋代王叔和《伤寒论》中“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头项强痛而恶寒”大抵是现象,“脉浮”是意象,“太阳之为病”则是法象。故从中国传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4.html

诸处纹状_《小儿卫生总微论方》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耳后完骨上.有青脉如线两路.卧不静者.此痫疾.当刺.掐破令血出.以为小治.若目肿破者.死候也.手大指后.白肉鱼际之上,有筋络色青黑者.胃中有寒.赤黄者有热.赤青黑杂者寒热.若青而小短者少气.叉手处.手大指第二指之间虎口上.有筋脉如线....

http://qihuangzhishu.com/628/32.htm

指说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元阴,右尺肾之元阳,查人身二气合一,充塞上下四旁,阴、阳打成一片,何尝定要分左、右之阴、阳乎?既分左为阳,元阳应在左尺候之,右为阴,元阴应在右尺候之,何左右候之不相符也?总而言之,阴阳气机出入之道不明也,千古混淆,不得不急正之。【阐释】指...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43.htm

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惊传∶一肝脏惊风,令小儿非时窜上眼睛,手脚冷。二肾脏惊风,令儿啮齿,面色赤。脾脏惊风,令儿夜啼,白日多睡。四心脏惊风,令儿发心热,四肢逆冷。五肺脏惊风,令儿口内热喘,出气细微。五脏惊邪,皆因惊风传受。缘初惊有涎,涎在膈上不发,或即涎...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9-1.html

虚劳无子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丈夫无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铁,皆为无子之。又,泄精精不射出,但聚于阴头,亦无子。无此之,皆有子。交会当用阳时;阳时,从夜半至禺中是也;以此时有子,皆聪明长寿。勿用阴时;阴时,从午至亥;有子皆顽暗而短命,切宜审详之。凡妇人月来时,...

http://qihuangzhishu.com/623/83.htm

苦菜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小满节后苦菜秀者是也。茎似苦苣而细,折之白汁出,常常点瘊子自落。花黄似菊,凌冬不死。味苦,寒,无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三月日采,阴干。...

http://qihuangzhishu.com/346/688.htm

病机学研究方略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报 证研究的切入点应立足于病机方面。中医认识疾病,主要是“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七五”以来,证研究侧重在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病证结合、方证结合,而病机学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病机研究重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5.html

《黄帝内经》与时令养生_【中医宝典】

...源于《黄帝内经》 按《黄帝内经》的论述,一年有六步主气(地气),由大寒开始,到来年的大寒结束,每步气60天。 初之气名为“厥阴风木”,由大寒至春分;二之气名为“少阴君火”,由春分至小满之气名为“少阳相火”,由小满至大暑;四之气名为“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38.html

八纲基本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是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八个方面证。 其实,它们并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只是对病情的大体分类而已。 一、表里辨证--简述、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表里证鉴别要点 二、寒热辨证--简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8.html

共找到240,4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