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原因不明,治疗未见好转。此为少阳证发热,法宜和解少阳,以小柴胡汤加减主之。处方柴胡24克 黄芩10克 法夏15克 沙参15克 甘草10克 知母15克 石膏30克 牡蛎24克 陈皮9克 茯苓12克 一剂上方服一剂,热退,诸证悉减。嘱其...
...) 砂仁 山楂肉神曲(炒) 麦芽(炒。各五分)上为细末,水调神曲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陈仓米饮下。食积寒热〔薛〕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其证至夜发热,天明复凉,腹痛膨胀,呕吐吞酸,足冷肚热,喜睡神昏,大便酸臭是也...
...4)气虚便秘:见于重病后。 主证:虽有便意,大便不干硬,但挣扎乏力。难于排出,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苍白,神疲懒言,舌淡,苔薄,脉弱。 治则:健脾益气,润肠通便。方剂: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白术、党参、火麻仁、陈皮、蜂蜜(冲)。...
...桑皮8克,冬桑叶6克,杭菊花6克,玉桔梗5克,光杏仁6克,粉甘草5克,薄荷叶(后下)4克,炒乌梅6克。5剂,水煎服。 三诊:服药后感冒已愈,已能静心学习,记忆力增强,饮食和睡眠已佳,大便亦畅,唯舌尖红仍未退,原方加清心之品,以巩固疗效。处方...
...处方:青蒿4. 5克,炒黄芩4.5克,清水豆卷4.5克,晚蚕沙4,5克,茯苓6克,炒白扁豆6克,鲜石斛1 5克(先煎),六散9克(包)。2剂。兼饮苡仁炒米汤,每日4次或5次。 二诊:时有润汗,温温发热,白痦较前增多。药后自解溏便1次,小便较长...
...目录 《普济方》大黄除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大黄除热汤【处方】大黄3两,黄芩3两,柴胡1两,芒消(别研)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实发热。【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1盏,去滓;入芒消1钱...
...逐渐升高,但也有骤然高热起病者。 小儿麻疹多以发热为最初症状,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麻疹粘膜斑等。大约于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伴发热增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正常。 对麻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应该给予足够...
...甘草泻火而益脾;粳米清肺而补胃。这是一张泻肺而不伤气、清热而不寒中的方子。故李时珍谓:“此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对于肺虚热本方是否适用,钱乙谓: “虚热,少服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肺病虚实证治》)。后世医家亦认为本方不仅可以治疗肺实热证,亦...
...的95%,对它的治疗,在这儿作重点介绍: (1)合理喂养:4个月以内的婴儿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很少发生消化不良与腹痛。饭后可吃水果、睡醒午觉可集中吃糕点糖果、吃饭时要主副食搭配,多食蔬菜不要偏食。 (2)助消化剂:如出现消化不良,...
...摘要:对门诊病人根据经验给予抗生素治疗,可以减少由脑膜炎球菌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并发症。(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0;154:556-560) 出版的儿童和青少年医学杂志(Archives of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