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发展简史_《中医眼科》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后世中医眼科中关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眼病的脏腑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就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

http://qihuangzhishu.com/82/3.htm

中医内科发展简史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自远古至五四运动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实践、探索,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不断发展提高,创建了灿烂的祖国医学,同时也创建和发展了中医内科。中医内科的发展史,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和成形阶段。...

http://qihuangzhishu.com/76/3.htm

卷四 论语类 经解类 小学类_《郡斋读书志》

...宗云。 △《论语正义》十卷 右皇朝邢等撰。先是梁皇侃采卫、蔡谟等十三家之说为《疏》,等因之成此书。 △《韩李论语笔解》十卷 右唐韩愈退之、李翱习之撰。前有秘书丞许勃序,云韩、李相与讲论,共成此书。按唐人通经者寡,独两公名冠一代,盖以此。...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033.html

仲景奠基辨证论治_【中医宝典】

...张仲景,名机,相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张仲景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心道术。”他十岁时就已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21.html

卷八 河东案下_《明儒学案》

...伺候权倖之门,便是丧其所守。”是以教人自甘贫做工夫,立定脚根自不移。 问:“患交接人。”先生曰:“须要宽绰些,不可拘拘守秀才规矩,见大人君子,进退升降、然诺语默皆是。” 先生曰:“陈白沙徵到京,吏部尚书问曰:‘贵省官如何?’曰:‘与天下省官...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576.html

卷一 而第一_《论语集注》

...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54.html

中外专家在沪探讨医学研究新趋向——“代谢组”助中医药走向世界_【中医宝典】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国际化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与会的代谢组创始人、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JeremyNicholson教授认为,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用药亟待发展,“代谢组”可能成为中药走向国际化的通用语言。 中科院院士陈竺在会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90.html

送天台陈庭序原文、翻译及赏析_宋濂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72352.html

如何帮孩子进入“临状态”_【中医宝典】

...暑假作业等具体方式,进行情景导入式的临体验。 另外,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聊聊暑期生活,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暑期学习等形式,达到角色转变的目的。 初中生: 订一份新学期学习计划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萌芽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微妙时期,对开学提醒得过多,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644.html

中西医历史嬗变的轨迹_【中医宝典】

...、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重视辨证,主张“三因治宜”的个体化诊疗方略等。 三、东西方医学的差异与交融 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5.html

共找到748,2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