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泌尿系出血等,颅内、脊髓及脑膜出血较少见,但如见有口腔、舌大片紫斑或血疱,又伴见头痛或呕吐,往往为颅内出血先兆,要特别警惕。一般出血程度与血小板减少程度成正比。其病程多为4-6周,最长半年可自愈。本病肝及淋巴结一般不肿大,10%-2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病因及发病机理】...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轻微或量多)外,体检结果均为阴性.外周血检查结果,除血小板数目减少外,均属正常.骨髓检查通常除可发现巨核细胞正常或数量增加外,其他亦属正常....
...(一)治疗 1.血浆置换疗法 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自1976年开始采用本法治疗TTP后疗效迅速提高,可达67%~84%,使TTP预后大为改观。认为它能去除体内促血小板聚集物、补充正常抗聚集物,应及早进行。一般用量为每天40~80ml/kg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报标症多显露,故早期发现并不困难。本病多虚,因此凡出现周期性的,不明原因的疲劳和相应而见的皮肤乌青块,即为本病信号,待见外出血倾向时,已非早期……一、概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出血性疾病,为较常见的一种紫癜,可由血小板...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一般为4~6周,预后良好。痊愈后很少复发。本型死亡率为1%,多为颅内出血所致。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长,如不治疗病程可达1~10年甚至数十年。一般说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发缓解较少或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可分急性及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型:发病以儿童为主,2-3岁多见,发病前1-3周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出血为其突出表现,多为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或有疼痛或紫,分布不均,以四肢多见,常伴鼻衄及牙龈出血,偶有胃肠道出血,有...
...本病是原因不明的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粘膜及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骨髓检查可见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多发生于儿童,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血清中存在免疫 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吸附在血小板表面,...
...【病因】 1、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常用激素、丙球疗法、输血小板、免疫抑制剂、脾切除等手段治疗,副作用大,疗效不稳定,有的导致激素依赖或耐药。以这部分病例笔者用中药治疗,从根本上平衡机体免疫失调状态,服用激素者逐渐停用,不但见效快,很少反复。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