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体倦乏力以及一些胃肠道不适症状。 因此,在立秋后我们应注意对脾胃的调养,遵循健脾、清热、利湿的原则。早秋仍有七月之湿气,加上秋风起,长夏之湿与早秋之风相结合,进而侵袭人体,可能会出现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等一系列身体不适...
... 龙脑薄荷(焙干,二两)上同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下,或以擦牙颊间亦得。治舌肿胀一味好硼砂为细末,用薄批生姜蘸药,揩舌肿处,少时即退!治重舌上戴妨碍新真蒲黄罗细,数敷之,吐去,又敷,立消。李莫安抚内子,夜半忽不能言,烛之,乃舌下生一舌...
...将煎熟时,入好腊茶一钱,服之良甚!治头风叶椿方。白僵蚕(去丝嘴) 良姜(等分)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调下,临发时服。又方,川芎(二钱)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熟干地黄(半两,须自联洒酒九蒸九曝,市上 咀,每料分五服,水一大盏,生姜...
...郭成林,男,生于1949年。吉林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通化市名医,通化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疾病,治疗冠心病、慢性胆胰疾病、风湿病、颈椎病、口腔溃疡等疗效显著。...
...积气在中,时减于食。又云∶思虑伤心,为吐衄,为发焦。谋为过当,饮食不敌,养生之大患也。诸葛亮遣使至。司马不问戎事,但以饮食及事之繁简为问。使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饮食不数升。懿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后果然。张丞节云∶劳...
...重要性,提高他们在中医药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并让他们切实享受到中医“治未病”的保健服务,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了贡献。(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周颖) ...
...编号122〔胞痹〕----317页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七闭癃遗溺(附胞 痹)〕 名词解释 胞居膀胱之中. 受气化以藏溺 出溺者也. (经曰.胞移热于膀胱. 盖膀胱内 别有胞. 得气化而为溺以出也)若气痹不通. 必由膏梁积热于上....
...实验室评估登记工作。还明确指出,今后中医药科研项目招标、立项、评奖课题的实验数据必须出自经过评估而在册登记的实验室。 根据《办法》以及“关于2001年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级登记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1]2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
...本报记者 周颖 晁恩祥:1935年出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疑难杂症。 时下,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而每个时辰的养生方法各不相同。卯时是早晨5—7点,也叫“大肠经当令”。这个时辰人们应该如何养生呢?下面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1、天门与地门: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如果晚上十点半睡的话,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