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学分科名。针灸疗法由来已久,唐代始设针科,宋代设针兼灸科,元、明两代均设有针灸科,清朝前期也设针灸科,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太医院中取消针灸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3.htm

景芳精医誉禾城,擅治口齿数许敬_【中医宝典】

...许达,明代洪武间,秀水(今嘉兴市)人。博学,早年攻举子业,不第,乃习医,崇尚丹溪之学,擅治内科杂病,有医名。 许景芳,达之子,承父业,而深入研究典籍,医理大进,医名更盛。明朝永乐间(公元1403~1424年),太医院院使戴原礼荐,召至京,受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74.html

龚廷贤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龚信,字西园,一说字瑞芝,任职太医院,撰有《古今医鉴》8卷。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他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医名日隆。曾任太医院吏目。1593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ongtingxian/index.html

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医宝典】

...子思恭、思温至义鸟,投丹溪门下学习。戴氏还从罗知悌学过医。 洪武间,以太医院石逵荐,入为御医。受朱元璋赏识,授迪功郎、正八品御医,建文初,升任太医院使。永乐元年(1402),乞归,奏章四上,方准其请。 戴氏临证,辨证细,用药准,著有《解围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10.html

明代军事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京军及内地卫所的军医《大明汇典·太医院》载,京军中的医官、医士由太医院派遣。据洪武四年(1371)统计,三大营(五军、神机和神枢营),平均17300人中有医官或医士1人。景泰间(1450~1456)于谦设十团营,平均万人有医生1名。内地卫所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3.htm

明代军事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京军及内地卫所的军医 《大明汇典·太医院》载,京军中的医官、医士由太医院派遣。 据洪武四年(1371)统计,三大营(五军、神机和神枢营),平均17300人中有医官或医士1人。 景泰间(1450~1456)于谦设十团营,平均万人有医生1名。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9.html

明代军事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京军及内地卫所的军医《大明汇典·太医院》载,京军中的医官、医士由太医院派遣。据洪武四年(1371)统计,三大营(五军、神机和神枢营),平均17300人中有医官或医士1人。景泰间(1450~1456)于谦设十团营,平均万人有医生1名。内地卫所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8.html

明代军事医学_【中医宝典】

...京军及内地卫所的军医 《大明汇典·太医院》载,京军中的医官、医士由太医院派遣。 据洪武四年(1371)统计,三大营(五军、神机和神枢营),平均17300人中有医官或医士1人。 景泰间(1450~1456)于谦设十团营,平均万人有医生1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13.html

《中医词典》t~w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 太医院院判 太医院译史 太医院宣使 太医院同知 太医院同佥 太医院通事 太医院提点 太医院佥院 太医院判官 太医院令史 太医院吏目 太医院经历 太医院管勾 太医院副使 太医院都事 太医院 太医署令 太医署丞 太医署 太医令丞 太医令 《...

http://qihuangzhishu.com/194/index.htm

《中医词典》t~w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太医院院判 太医院译史 太医院宣使 太医院同知 太医院同佥 太医院通事 太医院提点 太医院佥院 太医院判官 太医院令史 太医院吏目 太医院经历 太医院管勾 太医院副使 太医院都事 太医院 太医署令 太医署丞 太医署 太医令丞 太医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7/index.html

共找到3,5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