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露方,清心明目:夏日晨起,取菖蒲上露备用。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适用于心烦失眠,目赤肿痛等。每天晨起取露水适量洗眼,可增强视力。 中医认为,露水性味甘、凉,有清热润肺,消暑除烦之功,适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等...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肾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如无他证,钱氏地黄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
...目录 《石室秘录》解热消暑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石室秘录》:解热消暑散【处方】青蒿1两,干葛1钱,香薷1钱,茯苓1两,白术3钱,白扁豆2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感犯暑邪,上吐下泻。【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用青蒿、茯苓为君,青蒿最能...
...祖国医学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 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
...少酸多甜补益脾气 “春眠不觉晓”,春季我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即所谓的“春困”。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预防春困”。因此,春天要少吃酸味的食品,以防肝旺,而甜味的食品入脾,可补益脾气,故要多吃一些,但须忌食寒凉、油腻...
...口臭、易怒、两助胀痛、烦躁、舌边红,可服龙胆泻肝汤或丸。 凡有“内火”者,除给予药物治疗外,应多饮水,以清热降火来调节体温,多吃水果抗炎消暑;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躁抑怒熄火,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防止“内火”自生。...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功效的绿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绿豆的吃法较多,其中绿豆汤是男女老幼皆宜的夏季清凉饮料,然而民间有“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于是那些正在服用中药的朋友便对绿豆敬而远之了。那么“绿豆解药...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暑圆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暑圆【处方】半夏(醋五升煮干)、甘草(生)、茯苓(去皮),各半斤。【炮制】上细末,生姜汁作薄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暑,发热头疼。中暑...
...体外。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和消暑止渴的作用。蜂蜜生食性凉能清热,熟食性温可补中气,味道甜柔且具润肠、解毒等功能,印度民间把蜂蜜看成“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良药”。 解毒君子——苦瓜、苦茶。一般说来,苦味食品都口感略苦,具有解毒功能,并...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炒枣仁酸平,内补营血安神志,外敛营阴止虚汗,为宁心安神,固敛虚汗之要药;五味子敛肺涩肾,敛汗止汗,生津止渴,涩精止泻。二药伍用,内收外敛,除烦安神。二者合用,取“苦酸制甜”之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