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_顺养生_【中医宝典】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94.html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五味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即肝应于春季,酸味首先入肝;心应于夏季,苦味首先入心;脾应于长夏(夏秋之交),甘味首先入脾;肺应于秋季,辛味首先入肺;肾应于冬季,咸味首先入肾。 根据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很多中医名家都提出了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5.html

宝宝夏季莫穿开裆裤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炎炎夏日,不少家长为了宝宝的凉爽,喜欢让小孩穿着开裆裤,然而专家认为,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下面向广大家长做一下详细介绍。 婴幼儿常常通过自己的小手探索周围的世界,穿开裆裤,宝宝的小手会不可避免地触摸到自己的外阴。如果宝宝大小便后没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03.html

夏季清补为佳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不能用冬季的进补模式生搬硬套。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清补为佳 夏季进补的食谱应以清热化湿、清心补脾为主。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若用滋腻温热的滋补品,阿胶、鹿茸、红参、附子、首乌、熟地等反而会“火上加油”,适得其反,最好选择偏于具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50.html

夏季小心冰箱惹祸端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每年进入夏季,医院里的急性胃肠炎病患者就会开始增多,特别是儿童小病号数量猛增,多是因为食用从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发生腹泻、呕吐、发热等中毒症状。 因此,进入夏季,家庭冰箱应做一次大清洁和整理,食物要分类存放,而且最好使用PC、PE、PP...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68.html

专家:夏季养生之全方位提醒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必需的蛋白质,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 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绝荤菜,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蛋、奶、鱼以及豆制品,关键是在烹调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可取鲜嫩碧绿的荷叶,用开水略烫后,用来包鸡、包肉,蒸后食用,风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696.html

端午时节养生法_顺养生_【中医宝典】

...气血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91.html

夏季:针灸减肥最佳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夏天一到,嫌自己肥胖的人便无法坐得住了,针灸减肥的人也多起来。张小姐已经是第二疗程的针灸减肥治疗了,她的感受是,针灸减肥是她尝试过的诸多减肥中感觉最有效的方法,重要的是她不需要克制自己的饮食。当医生将小银针扎在她前臂,她忍不住叫道:“好...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244.html

夏日健康食苋菜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还有减肥排毒,补血补气之功效。尤其是苋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和铁,对儿童牙齿和骨骼的生长,以及预防贫血,均可起到促进作用,真是一道极好的夏季时令养生蔬菜。下面两道不同做法的苋菜美食与朋友们分享: 第一道 苋菜猪肉水饺 主料:苋菜700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808.html

三伏炎夏也要防寒湿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这样一来,到了夏季,阳气反而常常因为妄动并被暑气所伤而部分散失。这时,如果性质上属阴的寒湿之邪乘机侵犯人体,那么人体所存不旺的阳气就无力抵御而滋生疾病。因此,中医学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之法是很有见地的。 所以,尽管是炎炎夏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91.html

共找到399,3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