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解。因而导致红细胞减少。这种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持续1周。对造血功能正常者可有轻度影响,而对红细胞寿命缩短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有引起再障危象的可能。除此而外,病毒可侵犯全身各种脏器和组织,已从死于B19严重感染者的心、脑、肝、肾、肺、脾等...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婴儿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流行性胸痛等。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群分布十分广泛的DNA病毒。能引起人类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及眼的疾病。少数对动物有致癌作用。一、生物学性状腺病毒颗粒直径60~90nm,没有囊膜,20面体立体对称,衣壳由252个克微粒组成,其中240个...
...),近年来经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证实上述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引起病毒性肝炎者有二种类型,前者称丙型肝炎(hepatitis C;HC),后者称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急性肝炎病人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
...病毒是不是能被它的抗体(抗—HIV)消灭呢? ■在感染者体内病毒和抗体有什么变化 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初期,病毒在人体内会很快复制,感染者外周血液中的病毒量首先出现一个高峰;在感染后4~8周,感染者的体内就会产生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而且水平很快...
...三日体重、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等文献所描述的症状而认识的。但病毒性肝炎还具有食欲不振(纳呆),恶心,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症状。在初期也可有畏寒、发热。因而有人把病毒性肝炎归属于中医的"脾病"。这个问题有过争论,我们认为肝的部分...
...预防应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护力。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在RSV流行期给婴儿应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有预防作用,与利巴韦林合用,有协同作用。儿童不宜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因用过疫苗者较不用者的病情更为严重,这可能与接种后产生...
...(一)发病原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是一种反转录病毒,有典型的反转录病毒的结构特征,直径100nm,它有一外层脂质膜,内衬以基质蛋白(P17),外被包膜蛋白。HIV-Ⅰ的包膜蛋白gp120与其受体CD4分子结合后,通过膜融合...
...(一)发病原因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直径42~47nm的球形颗粒(Dane颗粒),由外壳与核心两部分组成。外壳有许多小球状颗粒,只含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核心含环状双股脱氧核糖核酸(DNA)、DNA多聚酶、核心抗原(HBcAg)...
...丁肝 丁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D)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肝脏炎症病变。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只能存在于HBV感染的人及某些嗜肝DNA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动物中,极少有单独HDV感染。丁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