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3)遣黄宗慤来中国呈送《黄帝针经》善本9卷。当时,中国《针经》已亡佚,宋朝以此《黄帝针经》为底本重新颁行。这无疑是朝鲜对中国医学的一大贡献。 二、中日医药交流 与唐代中日交流频繁的状况不同,北宋中日医药的交流大为衰落,甚至趋于停顿,南宋...
...言之,乃除祭酒。开禧�忽除陈谠,俄亦改秘书监)。少卿,元�初除吕纯礼,御史论门荫得官不可任奉常,於是外补。建炎初,并省冗职,诏太常少卿一员兼宗正少卿(国初,太常少卿、博士、寺丞俱为寄禄官,少卿後来为朝议大夫,博士丞议郎,丞奉议郎)。 丞,秦...
...一、中朝医药交流 清代中期以前的中朝两国医药交往比较密切。朝鲜李朝景宗王自幼体弱多病,继王位后病情日趋恶化,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亲自派遣太医多人去朝鲜诊治景宗王病,但未能见效,同年十月,朝鲜译官黄夏成回朝鲜,清朝廷惠赠《赤水...
...医药这个涉及我国国计民生和公共健康的产业,外资的进入在有力带动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加快境外品牌产品的国产化进程的同时,也对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外资的市场控制率、股权控制率、技术控制率不断提升,新药市场基本为外资公司...
...近日,江中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1118.8万元受让九州通集团持有的江西九州通公司的部分股权,同时通过增资控股,向江西九州通公司增资1880万元,最终达成对江西九州通51%的控股。 这不仅是江中药业首次大规模进入医药商业领域,也是九州...
...店。” 维族医药为什么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在我国众多民族医药中,维族医药占有怎样的地位,其发展又如何?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中医药科技发展大会上,记者专门采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中医民族医处处长阿尔甫。 怎一个“难”字了得 “维医药已有...
...可见,在宋代瑶族先民用药已相当普遍。不仅习医之士,就是普通的平民妇女,都能“以寻药挑菜为事”。这充分说明瑶族医药的悠久历史。 瑶族居住、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恶劣,跌打损伤骨折。蛇虫咬伤发生率较高,瑶族先民早已总结出一套治病医伤的方法,除了用药...
...无法完成GMP改造,而被取消药品生产资格。 据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应认证药品生产企业为5082家,已颁发GMP证书3000余张,涉及药品生产企业2721家。湖南共有149家医药生产企业,面对GMP认证的巨大压力,企业一方面通过医药行业...
...九十余个。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在此只能就当时国家之属于现代的国家或民族地区为依据来讨论中外医药交流的问题。 一、中朝医药交流 中朝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高名丽、百济、新罗都曾派学生来我国留学。因新罗等国不断派遣...
...医药学遗产,为保障各族人民健康和繁荣祖国医学科学服务。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首先要提高对民族医工作的认识。把民族医药当作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一件大事认真抓好。新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