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_《针灸甲乙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头项痛,腰脊背强。(《素问》无背字。)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素》下有经络二字)皆受病而未入于腑(《素问》作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iayijing/661-12-1.html

经络是什么?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241.html

逐日人神所在不宜针灸歌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日手小指,念二外踝神所寓,肝及足兮二十三,在手阳明念四日,二十五日足阳明,念六在胸念七膝,二十八日伏于阴,念九即在膝胫室,三十日兮在足跌,人神所在刺灸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93-23.html

经络(二)_《类经图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类第十七。)然经络遍身,无往非穴,今各经之井荥 经合穴,皆在手足而不逾肘膝者,正以手肘足膝,是为四关,四关者,乃关节之处,所以系周身三百六十五节之气也。本篇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也。又曰∶四关主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tuyi/641-9-1.html

经络的生理功能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官窍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构成经络系统和维持经络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称之为经气,经气运行于经脉之中,故又称脉气。经气是人体真气的一部分,为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5-5.html

经络按摩长寿_中医疗法中医推拿_【中医宝典】

...夏季,正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中医理论上一直有“诸病于内,必行于外”的说法,身体出了问题,必然会在外部表现出症状。日前,《求医不如求己》一书的作者中里巴人再次来到了天津,做客《健康大学堂》节目。他通过对人体经络的讲解,向大家传授了依靠按摩...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721.html

四季人神所在禁忌针灸歌_《重楼玉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季人神所在处.禁针忌灸莫妄施.春在左胁秋在右.冬在腰间夏在脐.四季人神所在之处.谓人之神气初动之处.同乎天地之流行也.禁针灸者.恐伤生气也.凡人神常在心.至春在左胁者.肝主升也.秋在右者.肺主降也.冬在腰者.肾主藏也.夏在脐者.脾主化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louyuyao/866-5-14.html

经络总论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

http://qihuangzhishu.com/93/2.htm

畅通经络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助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说,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5-2.html

卷上·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

...病之分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其性亦一定不移,入于人身,其功能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08.html

共找到37,7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