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微论》曰∶“短则气病。”盖以气属阳,主乎充沛,若短脉独见,气衰之确兆也。然肺为主气之藏,偏与短脉相应,则又何以说也。《素问·玉机真藏论》谓肺之平脉,厌厌聂聂,如落榆荚。则短中自有和缓之象,气仍治也。若短而沉且涩,而谓气不病可乎?按一息不...
...作者:熊笏 朝代:清·嘉庆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序 论脏象 论经络次序 论经络浅深 论奇经八脉 论总 论宗气 论营气 论卫气 论脉诀 论病因 论中风 论八风 论轻重 论寒热 论证候 论风脉 论治法 论药饵 附案 ...
...按语,如“悬丝诊脉,轶闻故事,听之博乐,可也;欲法之,则不可也”。客观评价古代中医理论中的所谓“糟粕”。又如“麻黄汤不但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同时具有良好的宣痹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经验跃然纸上。再如论藿香正气散言“常用之治外感风寒而...
...后下白带 漏下不止 杀血心痛 带下虚热 赤白带下证治 瘦人赤带多热 肥人白带多痰 白带腥臭 白带腹痛 白淫证治 白浊证治 卷二 安胎上 妊娠脉诀歌 验胎有无 脉辨男女歌 胎辨男女法 预知男女法 转女为男法 妊娠宜禁房劳 妊娠宜小勤劳 妊娠宜...
...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阳乃复回,脉乃复出也。若太 、冲阳皆无脉者,则必死无疑。刘玄宾云∶“伏脉不可发汗。”为其非表脉也,亦为其将自有汗也。乃伪诀云∶“徐徐发汗。”而洁古欲以附子细辛麻黄汤发之,皆非伏脉所宜也。伪诀论形象则妄曰“寻之似有,...
...文,多系北宋以后学者与医籍所未能得见者,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冯世纶先生在《中国汤液经方》第一章《伤寒杂病论溯源》写道:“汉晋许多名医都看到过《汤液经法》,陶弘景从《汤液经法》中检录60首,记录于《辅行诀》中,张仲景主要依此撰写《伤寒杂...
...资生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发.其病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疮三日自发.予见人灸疮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气血故也.不可一概论也.予常...
...。吹字∶吹主肾,肾连耳)论云∶肾虚即耳聋,有疾作吹,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解说〕呼吸时有一种配以默读字音的锻练方法,叫做“服气吐纳诀”或“六字气诀”。这六字是、呵、呼、吹、嘻。六字分别配属于肺、心、脾、肝、肾、五脏...
...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奇病论 胆募穴在腹部期门下五分,胆俞穴在背部第十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二寸半。)□针灸 口苦,独取于...
...为阳,血为阴。卫气行于外者为阳,营气荣于中者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身半以上属阳,身半以下属阴。先天之阴阳,肾命是也;后天之阴阳,脾胃是也。人之所以充身、泽毛、蒸化水谷、温养营运,皆阳气之发用也。惟阳气不能孤立,必赖阴血以濡之,成形、成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