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辨证录》参术附半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参术附半汤【处方】人参1两,附子2钱,半夏3钱,白术1两。【功能主治】一时病疟,寒气入于阳明,自卯足寒,自酉分方热,至寅初乃休,1日1夜只苏1时。【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
...历史来源 「夏」源出 ; 一 ; 出自姒行,据《姓谱》所载,周王朝封夏后氏之后东楼公于杞,其余有不得封邑者,以原国名「夏」为氏。 二:为夏侯氏所简化,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 三: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陈宣公之...
...目录 《普济方》参半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参半丸【处方】半夏3钱,人参3钱,藿香3钱(去皮),甘草半钱(炙),丁香14个,诃子1个(煨,去核)。【制法】上为细末,陈米作薄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久新吐。【用法...
...姜四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时服。顺气木香散 治冷证肿胀泄泻。良姜 干姜(炮) 茴香(炒) 缩砂仁 辣桂 橘红 浓朴(姜汁炙,焙) 甘草( )苍术(炒) 丁皮 桔梗(各等分)上末。每二钱半,姜、枣煎,食前服。三和散 和畅三焦,治痞胀浮肿。大腹皮(...
...秋月采根。沙藏常得新鲜,四时不缺。应用制莨(音浪)菪(音浪)半朴(莨菪子、半夏、浓朴,)恶鼠粪芩连(天鼠粪、黄芩、黄连。)为使秦椒,入药凭证。去皮热,留皮凉。佐大枣益气浓肠,兼竹溺豁痰利窍。杀半夏毒,不麻戟咽喉。润地黄炒,免滞泥胸膈。同陈茶叶...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半夏圆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半夏圆【处方】肉豆蔻仁、木香、丁香、人参、陈皮(去白),各一分;藿香(叶)半两,半夏(汤浸七次.姜汁炒)三两。【炮制】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
...直指》卷五)、四七饮(《杏苑》卷四)。【各家论述】1.《金鉴》: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2.《金匮方歌括》:方中半夏降逆气,厚朴...
...减苦以养肺气。(夏,心火正旺,苦味属火,肺属金,恐苦味助火克金,令肺受病)虽大热,勿食冻水、冷粉、冷粥等物,虽取快一时,冷热相搏,多致腹疾。勿食煎炒炙 等物,以助热毒。多发痈疽。勿枕冷石。损目。勿睡熟扇风,或露卧取凉。多成风痹瘫痪之病。阴房...
...舌苔白腻。带下大减,无味,色转白有青色。无其他不适,治以前法。苍术、白术(各)10g 姜半夏15g 茯苓15g 黄柏10g 知母10g 丹皮10g 赤芍、白芍(各)10g 丹参10g 粉萆薢15g 当归12g 川芎5g 制香附15g 杜仲15...
...□ 王捷虹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科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