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清皇帝康熙,不仅治国有方,使大清王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而且他对医学保健亦颇有研究,使他成为封建社会里的一名长寿皇帝。 这位开明君主对医药科学,不论中医还是西医,他都相信并略有涉猎。1693年康熙身染疾患,多方...
...大量调查业已证实,壮医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不但在历史上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且现在仍然是壮乡人民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历史上种种的原因,壮医大多只能口耳相传,书面记载极少,更谈不上系统正规的学习,这就限制了壮医药...
...,得病之情,知病之大体也。”因而,当中国古代医学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包括民族医药在内,在以后的历程中,以汉医为主体的传统医学不断地吸收各少数民族医药的新鲜经验,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逐渐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医药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医学,...
...签是很久以前,本地的名医会集本宫,对各种疾病的处方进行研究,然后用药签的形式记录下来,编成号,摆在保生大帝的神像前,由求签者向保安大帝求签,祈求这一医药神的明示。据统计,在台湾各地现有大小保生大帝庙162座(吉元昭治《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
...、百济(公元384年)和新罗(公元422年)。由于佛典“五明”中就有“医方明”,所以僧侣本身知医药会施疗(金斗钟:《韩国医学史》,第42,36,37,41,48页,韩国探求堂,1966年版)。据朝鲜《三国遗事》卷三“顺道肇丽”,“阿道基罗”...
...自汉武帝派遣张骞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中原汉族的医药知识和成就传到西域,而西域的丰富物产和医药输入内地,并且经这一地区与阿拉伯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医药交流。这种交流一直持续到唐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一些西域物产,其中包括胡桃、胡蒜、胡豆...
...敦煌文献遗址中保存有大量医学资料,虽然目前对这些古文献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未进行有效的临床开发。但是,敦煌中医药研究作为国际显学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受到海外华人、研究者和医学界的关注,那么——— 一九一九年,日本学者小川琢治...
...明年又别岭”为特点,迁徙游耕于华南及东南亚广阔山区,以坚韧不拔的民族生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医药知识,是人们对疾病和治病过程的认识,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和藏医、蒙医、维医、傣医、朝鲜医等少数民族医学一样 , 壮医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人以壮医无系统的文献史料为由 , 否认壮医的存在 , 这是必须 澄清的问题。诚然 , 壮医没有中医的《黄帝内经》、藏医的《四部医典》那样的经典著作 , 但是...
...自道教创兴之时,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而且随着魏晋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 道教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