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子。陈仲华为下巂太守,封新夷县子。王飞禽除伏波将军。赐金各有差。 新安王伯固,字牢之,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精扬白,形状眇小,而俊辩善言论。天嘉六年,立为新安郡王,邑二千户。废帝嗣立,为使持节、都督南琅邪、彭城、东海三郡诸军事、...
...《医学通论》、《医轨》、《脏腑通论》、《妇科难题》、《医事前提》、《黄溪方案》、《在抱室问答》、《黄溪校议》、《刚底灵素》、《医壑》、《伤寒论蜕》、《中国儒医学案》等。...
...积力久,居束垣门下十余年,尽得其妙。着有《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行世。□号蒙斋,图述《伤寒指掌》。□洛阳人,少举进士,不第,遂业医学。洞彻玄机,活人甚多,所着《伤寒类证》、《订活人书》及《针经》。□燕京人,医甚精,尤神于脉。年七十时,有老妪居...
...经世文章上的横溢的才气,也就淡忘了他们对医学的理解。于是,他们将自己对医学的理解,甚至有可能是自己日常生活“小试牛刀”的一些“验案”都融入了他们的作品中。于是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医药知识。所以,读名著,留心名著中的医话...
...中国文化包括文、史、哲以及书法、武术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可以说是集医学、武学、道学、儒学、佛学、文史哲等于一身。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求医者不论贫富、老幼皆悉心诊治,深得业界及患者的尊重。吉良晨博古通今,医教双全,诲人不倦,提携后生...
...技艺,所以不能惠及更多患者。 王修身教授是中国宫廷卸医第三代传人,中医针灸专家。自8岁开始跟师傅学医,每天晚上念医书,早上背诵书,学习辨认中药的方法,学习中药的性味及主治,擀药面,学习制作丸、散、膏、丹。并每周由师傅带领进深山一天采中草药,...
...答:中医本来就是极科学,中医的科学不是现代的科学所能及其万分之一,因中国医学是从“道”而生,“道”大而无外——及于整个宇宙为天干、地支之变化。小而无内——及于电子,质子、中子所生之能(气),能在人体内的运作就是十四经络的作用,即为能的系统...
...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三、张元素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初医术不精,经深入研究《内经》等医学...
...医学史,上海医书局,1929:138)。继教育部批复之后,北洋政府国务院于1月16日也发下正式复文:“查中国医学,肇自上古,传人代起,统系昭然,在学术固已蔚为专科,即民生亦资具利赖,前此部定医学课程,专取西法,良以歧行不至,疑事无功。先其所急...
...因其献经用方书而委以翰林医官职。南唐(937~975)也曾在各州设立医学,如陈士良曾任剑州(今福建南平)医学助教。五代时对囚犯及监狱卫生也予以重视,如后唐明宗,曾敕令囚犯在狱疾病者,应委该处官吏当面录候,并令医人看候。每年夏初至八月,每五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