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帝德_《渑水燕谈

...”帝宽厚钦恤之德如此,庙号曰仁,不亦宜乎! 明道二年二月十一日,仁宗行籍田礼。就耕位,侍中奉耒进御。上圭秉耒三推,礼仪使奏礼成,上曰:“朕既躬耕,不必泥古,愿终亩以劝天下。”礼仪使复奏,上遂耕十有二畦。翌日,作《籍田礼毕诗》赐宰臣已下和进...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0246.html

自序_《韩氏通》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诚能乎哉!夫孔门学农圃者小之,而老氏妄言罔象,又奚医之为也。是编聊为之彻上彻下语而已尔。嘉靖改元壬午六月朔飞霞子韩 天爵自序...

http://qihuangzhishu.com/236/2.htm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_《临证实验》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谷善饥,二便正常。诊其脉,沉滑略数。腹诊无压痛。观其脉症,知为胃火伤络。盖过食辛辣厚昧,胃火炽盛,气血悖逆,致络脉损伤而衄。叶天士《临证指南“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故宜清胃降火,凉血止血。拟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川军10g 黄芩10...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46.htm

漫话铃_【中医宝典】

...铃又称走方医、草泽、串铃,指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他们常手持串铃沿途摇动,或敲打竹板等,四方行医。在我国已执行执业医师制度的今天,铃已经不存在了,但它作为一个医学流派,为人类的健康和繁衍也作出一了定贡献。 铃医治病有三个特点,在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68.html

用药弊端说_《法圆通》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眉批]不执方药,在平日求至理而探玄奥。一得上中下阴阳实据,用药即不误人。病家知此理法,延医入门,以此审其高下,决其从违,《万病回春》立说之功不浅。此先,而后病家。具见良工心苦。其在不识者,徒记几个汤头,几味药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奥...

http://qihuangzhishu.com/112/2.htm

踏雪斋和扫叶庄 (叶天士)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清朝,江苏吴县出了几位名医,最有名的一位叫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还有一位差不多和叶天士齐名,叫薛雪,号生白。叶、薛二位既是同乡,又是好朋友,两家住得也很近。 乾隆年间,苏州流行大瘟疫,官府在此设立局,救治老百姓,规定名医轮流参加义诊。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1.html

常见疾病分类及诊治_【中医宝典】

...,散寒除湿。 处方举例:南千斤藤块根、青菜籽、野香橼花根、虾子花叶、鸡矢藤各20克,鸦片1克,姜黄15克,黄姜15克。诸药晒干研为细粉,加酒润湿后揉擦患部或全身,一日3次,连续数日。 毒病、血病类 此为傣一类症候群的总称。凡属化脓性炎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67.html

清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书也传入到中国,清乾隆三年(1738)清使节从朝鲜回国时,朝鲜赠送《东医宝鉴》一帙二十五卷。朝鲜李景华撰《广济秘笈》、康命吉撰《济众新编》、黄度渊撰《医宗损益》等医书,相继传入我国。 朝鲜法医学家具实奎以中国法医书《无冤》、《洗冤录》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2.html

咽痛半年_《名师垂教》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 余国俊男患,10岁,1990年4月15日初诊。半年前卒感外邪,致咽喉肿痛,伴高热、咳嗽、咯吐黄稠痰。经住院治疗1周,诸症均愈,咽喉肿痛显著减轻,仅遗留微痛而已。但尔后反复发作,薄受外感,咽痛辄加重,伴...

http://qihuangzhishu.com/1039/80.htm

(走方医)_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铃(走方医)指在以往,有很多周游于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 【铃(走方医)】 在以往,有很多周游于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由于他们以串铃招呼病家,故名。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傅口授,每有独到之处。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81.html

共找到770,9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