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箴三首警_《古今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医箴今之明,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 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名医,芳...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jian/613-23-12.html

和缓_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和缓即和兴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 【和缓】 即和兴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由于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的代名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71.html

小草》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宝辉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游艺志略自序 精义汇通 六经提纲 六字真言 六气便解 经补正 治病法解一 治病法解二 素问摘要 三证合参 说寒 说温 风温 湿温 说疫 辨证 治法 指南 审脉 附∶游艺志略...

http://qihuangzhishu.com/252/index.htm

医学源流_《医学三字经》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之始 本岐黄 黄,黄帝也;岐,岐伯也。君臣问答,以明经络、脏腑、运气、治疗之原,所以为之祖。虽《神农本经》在黄帝之前,而神明用药之理,仍始于《内经》也。灵枢作 素问详 《灵枢》九卷、《素问》九卷,谓之《内经》,《汉书·艺文志》载《...

http://qihuangzhishu.com/799/4.htm

脉诀章_《韩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寒,苟非兼施之法,何可得也?世俗讳疾试复讳情妄臆,而豪贵妇女往往不得望、闻,岂不大错?初学切脉,覆药罗,画三部于绢上,教者衬以琴弦验弦,以小粟验滑,以括竹痕验涩,以截葱管验芤,以败絮验濡。任意手法,令学人轻重按之,消息寻取,久之自真。...

http://zhongyibaodian.com/hanshiyitong5387/236-3-3.html

千年越底蕴深_【中医宝典】

...□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方旗鼓相当。越杨质民《内经之哲学的检讨》提出“吾人欲讨论《内经》之真价,宜以哲学的眼光衡量之,不当以自然科学的见解批评之。”“《内经》之最高理论维何?曰辩证法的观察是也”。杨氏之文当时在全国转载者二十余家。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613.html

处境尴尬的维族医药_民族中医维_【中医宝典】

...店。” 维族医药为什么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在我国众多民族医药中,维族医药占有怎样的地位,其发展又如何?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中医药科技发展大会上,记者专门采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中医民族处处长阿尔甫。 怎一个“难”字了得 “维医药已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96.html

费应兰著考略_【中医宝典】

...。[2]伯雄之独子、绳甫哲甫惠甫兄弟之父费应兰亦有名。 费应兰,字畹滋,清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生,光绪廿二年(1896年)丙申卒,[3]与绳甫、姻戚马培之皆授业于伯雄,先后成名。应兰精医术,“六艺兼书画,著有《舌鉴》及《群方警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6.html

“四塔五蕴”——傣的理论基础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08.html

阴阳_《医学三字经》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识一字便可为说客有问于余曰∶之为道,乃古圣人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起死回生,非读破万卷书,参透事事物物之理者不能。今非通儒而业此,亦能疗人病获盛名,何也?余曰∶天地间有理有数,理可胜数,则有学问之,远近崇之,遂得以尽其活人之道。然...

http://qihuangzhishu.com/799/69.htm

共找到123,9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