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腹灸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春当刺中冲,夏劳宫,季夏大陵,皆补之,秋间使,冬曲泽,皆泻之,(此是手心主包络经也)又当灸巨阙,五十壮,背第五椎,百壮。肾心痛,先取京骨昆仑,针不已,取然...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565.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𠀤此去聲。《說文》,直傷也。从刀束。《爾雅·釋詁》,殺也。《春秋·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衞,不卒戍之。《公羊傳》之者何,殺之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庶人則曰草之臣。《註》猶剗除之...

http://hanwen360.com/k/523A.html

《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 耳穴辅助诊断方法 处方选穴原则 耳针操作程序 耳针刺激方法 耳针适应范围 耳针注意事项 毫针 毫针持针法 毫针进针法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行针手法 针刺得气 催气、守气、行气 针刺手法的轻重 留针法 出针法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13/index.htm

合谷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的一种。用于治疗“肌痹”。是在患病局部向左、右两侧外方斜,直接针在肌肉部分,好象鸡爪的形状。这是应用于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59.htm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的一种。用于治疗“骨痹”。是稍摇动地将针刺入,深达骨部,并进行提插手(《灵枢.官针篇》)。...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51.htm

禁忌论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灸,亦不宜多灸,四肢虽亦可灸,在唯宜少灸,此数者皆灸之先务,不可不知也,若不当灸而灸,不当,皆有所伤,内经所谓禁,其曰∶刺头中脑户立死,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客主人内陷,及刺目上陷骨中脉,为内漏而聋,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207-24.html

司气失守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欲至而可之当先补肾俞,次三日可足太阴之所注,又有下位,已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其补泻,一如甲子同也。假令丙寅,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守,下柔不可独主之,中水运非太过,不可执法而定之,布天有余,而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9-57.html

治疟疾灸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足太阳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隙中出血,足少阳疟,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足少阳,足阳明疟,令人先寒,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光火气,乃快然,足阳明脚趺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562.htm

毫针进针法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进针,又称刺针、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手与押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的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4.htm

内经针法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关于针法的论述涉及到针刺的器具、持针的法则、的种类、补泻手法的区分、针刺剂量的掌握、针刺的宜忌、针灸医师的应备条件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和补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0.html

共找到107,4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