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板蓝根必须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虽然经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病毒和抗菌的作用,但应用中药还是应当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该药是不能用于预防感冒的,是药三分毒,苦寒药偏性更甚,没有时岂能服用偏性较重的药来人为地打乱机体的阴阳平衡呢? 板蓝根大苦大寒,多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161.html

用药不辨证等于火上浇油_【中医宝典】

...眼下正值隆冬,天气寒冷,是感冒和胃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大家对这两种疾病早已司空见惯,以致医院一些大夫在治疗时,不辨就开药。而与此同时,不少患者一犯病,为了省事,干脆就吃常用药。于是,患感冒的不分风寒还是风热,一律服用感冒冲剂。胃病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470.html

气血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系一种内伤杂辨证方法。即以气、血的病证为纲进行辨证。属气血痰食辨证的一部分。详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778.htm

眼科辨证九分法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眼科辨证方法有多种,各有其特点。《中医眼科备读》卷二目条辨中采用了九分法,将各种辨证方法有机的结合,使之更切合临床实际。本文阐述了九分法的产生、内容及运用。一.九分法简介(一)风证(二)风热证(三)火热证(四)水湿证(五)燥证(六)寒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9-10.html

辨证:此病非彼混淆可不行_【中医宝典】

...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肾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必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它并不等于西医的某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22.html

胆郁痰扰-肝与胆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胆郁痰扰证是指胆失疏泄,痰热内扰所表现出的证候。 惊悸不寐,烦躁不安,口苦泛恶呕吐,胸闷胁胀,头暈目眩,耳鸣,舌黄苔腻,脉弦滑。 辨证注意点:有惊悸、失眠、胆怯等轻度神志症状,同时又有胸闷,泛恶,苔黄腻等疾热之象。 本证多由情志不遂,气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35.html

三焦辨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三焦辨证是温热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上焦:手太阴肺经有发热恶寒,自汗头痛而咳等症。手厥阴心包经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59.htm

施杞_三、“功在辨证”说: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之盛衰,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施氏临诊,尤重四诊,他强调要透过现象,认清本质,抓住主证、主因。他常以先贤“辩证差之毫厘,疗效则谬以千里”的警句提醒学生要在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上很下功夫。...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7-3.html

伤于寒春必温及冬不藏精春必温治法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尝读《内经》有“伤于寒,春必温”之语,此中原有深义,非浅学人所易窥测也。乃笃信西说者,据病菌潜伏各有定期之说,谓病菌传于人身,未有至一月而始发动者,况数月乎?因此一倡百和,遂谓《内经》皆荒渺之谈,分毫不足凭信。不知毒瓦斯之传染有菌,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38-53.html

脏腑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除了上面介绍的八纲、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外,中医还常对一些内伤杂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证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的。这种辨证方法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9.html

共找到171,9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