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半身不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半身不遂由内伤所致者。多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或痰火内作,饮酒酿湿,流踞经络而成。其病缓发者,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若痰火内作,发病急骤,其人忽尔僵仆,少顷即苏,半身不能举动。血痹者,用活血汤;结痰者,用二陈...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85.htm

内伤半身不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半身不遂由内伤所致者。多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或痰火内作,饮酒酿湿,流踞经络而成。其病缓发者,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若痰火内作,发病急骤,其人忽尔僵仆,少顷即苏,半身不能举动。血痹者,用活血汤;结痰者,用二陈...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27.htm

洁古老人内伤三阴例_《阴证略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迷风是也。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死。宜吐之,以瓜蒂散。如不能,则无治也。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如伤之太甚,仲景三物备急丸下之。海藏云∶洁古所论内伤三经,盖出于《内经》,《灵枢》岐伯脉法。槟榔丸治饮食过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zhenglveli/871-7-0.html

内伤余议_《叶选医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尝观东垣内外篇辨曰∶外伤风寒客邪,有余之病,当泻不当补。内伤饮食劳役,不足之病,当补不当泻。自此议一出,而天下后世,知内伤外感之有别,而仲景之法不可例用,其惠也不亦大哉?然夷考其说,犹或有可疑者,僭用条之如曰饮食劳倦伤而内热者,乃阴火乘其...

http://qihuangzhishu.com/768/54.htm

梁安荣:要想心身健康避免“七情内伤”_【中医宝典】

...主任医师梁安荣。
 梁主任首先指出,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种应激,可以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改变,特别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变化,造成血管、胃肠、内分沁和肌肉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变。具体来说,就是中医所讲的“七情内伤”。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99.html

妊娠暑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多因妇女妊娠期间适逢暑令,摄生不慎,内伤生冷之湿,外受暑热之邪,湿热损及肠胃,症见泄泻如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等。由于耗伤津液,易于伤胎。治宜清暑去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并宜注意安胎。...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40.htm

表里俱寒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表里俱寒即内外俱寒,是表里同病的一种表现。 【表里俱寒】 即内外俱寒,是表里同病的一种表现。外感寒邪,又内伤生冷寒滞之品,或平素脾胃虚寒又外感风寒。表现为既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证,又出现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里寒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00.html

治痢疾验方_【中医宝典】

...本病为常见的急性肠道疾患之一,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以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腹痛、里急后重、下黏液及脓血样大便为特征。以下介绍5则治疗验方: 1.生黄连10克,广木香10克,水煎服。适用于湿热痢疾。 (牛忻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508.html

内伤外感杂治说_《笔花医镜》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前言表里虚实寒热六字.病已尽在其中矣.而表里之中.又有内伤外感之治焉.内伤者里症也.而有气血痰郁四字之分.外感者表症也.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字之别.再详其治法.医无余蕴矣.内伤 一曰气.气虚者四君子汤.若气实而滞者.宜香苏散、平胃散.二曰血...

http://qihuangzhishu.com/840/10.htm

什么是七情内伤?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七情做为致病因素,有别于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入人体,而是直接影响有关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92.html

共找到16,1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