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卷起元年,尽七年_《春秋公羊传注疏》

...与杀,音预,下同。谮,侧鸩反,加诬曰谮。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於齐侯所生。 [疏]“公曰”至“子也”。○解云:夫人加诬此言,非谓桓公实有此言,何者?正以夫人之至在桓三年秋,子同之生乃在年九月故也。 齐侯怒,与之饮酒。...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00.html

中医诊断之辨证与病案_【中医宝典】

...泽、排泄物等状况。 3.闻诊 记录听到的异常声音与嗅到的异常气味等。 4.切诊 记录脉象、皮肤的温度、压痛,触摸到的肿块,水肿压痕等。 5.专科所做的检查 如外科、妇科等所作的特殊检查。 6.辨证论治 1中医辨证之依据。 2分析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8.html

黄元御的辨证学说_【中医宝典】

...其小周天中干扰它经而现少阴经之证也,少阴经也有表里之分。可据经气的阴阳而分辩之。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小云:离之阴午时与夏至之时生才有降,如果不生则无降矣。此为从阳求阴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95.html

天地胜病治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所谓动气,知其藏也。动气者,气至脉动也。察动脉之有无,则脏气之存亡可知矣。此总结气之变病也。帝曰∶善。治之奈何?此下言司天胜之治。岐伯曰∶司天之气∶风所胜,平以辛凉,佐以甘苦,以甘缓之,以酸泻之;于上,平以辛凉,佐以苦甘...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2-2.html

蒙医内科学的发展及基本病因剖析3_【中医宝典】

...流窜至各器官及部位引起不同的粘虫病,并且还能使原有的其他疾病发作和加重。因而虫病也为“基症”之~。 结语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剖析了蒙医内科学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病因,目的就是为各兄弟民族医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了解蒙医以及它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增强广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69.html

加强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研究_【中医宝典】

...人类,这是我国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中医药学有关感染性疾病的理论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有人认为,中医药可能对一些感染性疾病有疗效,但其理论实无可取之处。如中医学对感染性疾病病因的论述基于“风、寒、暑、湿、燥、火”学说,似乎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63.html

羊藿图谱_【中医宝典】

...,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④《茵陈色原酮。⑵朝鲜羊藿  地上部分含羊藿甙、羊藿新甙A、B、C、D、Eepimedosede A,B,C,D,E等。⑶羊藿  地上部分含羊藿甙及羊藿次甙icariside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24.html

喘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及时。大要分为实喘与虚喘两大类。实喘的基本病理属于“清浊相干,气乱于肺。”见《灵枢·五乱》如外感,水饮痰浊壅阻于肺,使肺气失于宣降,此为实喘。禀赋虚弱或元气亏损,使“肺主气”的功能明显削弱,以致肾不纳气,则为虚喘。实喘以祛除病邪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27.htm

五脏募穴聚英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中府肺募巨阙心募期门肝募章门脾募京门肾募按《难经》云:『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腹曰阴,募皆在腹。』东垣曰:『凡治腹之募,皆为原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又曰:『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于胃之合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605.htm

儿科病因特点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成人有同有异,具有儿科自身的特点。小儿外多伤于及疫疠之邪,内多伤于乳食,先天因素致病是特有的病因,情志失调致病相对略少,意外性伤害和医源性伤害需要引起重视。...

http://qihuangzhishu.com/79/56.htm

共找到332,5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