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由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GPⅡb)和(或)Ⅲa(GPⅢa)质或量的异常引起。GPⅡb-Ⅲa复合物是钙依赖性多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受体,也能结合vWF、纤维结合蛋白和血栓敏感蛋白,在各种生理诱聚剂,如ADP、TXA2的...
...酸碱平衡后,DIC即可消失。相反,多数恶性肿瘤或白血病引起的DIC虽使用肝素及其他多种措施,DIC仍难以控制,或仅获暂时效果,不久又再度恶化。二、抗凝治疗(一)肝素的应用 肝素抗凝的药理机制是肝素与AT-Ⅲ首先结合,使AT-Ⅲ构型改变,活性大大...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又称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各种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
...白细胞或血小板生成细胞(巨核细胞),然后,不成熟的细胞继续分裂,进一步成熟,最终成为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血细胞的生成根据机体的需要来调控,当机体组织氧含量减少或红细胞数量减少时,肾脏会产生并释放促红素,促红素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发生...
...【概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的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和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时间延长等。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针灸主要用于慢性型的治疗。慢性...
...化验血小板已上升至90× 109/l。继且原方7剂,诸症续减,血小板上升至160×109/l。此后继用上方随证加减,如饮食积滞不消加焦三仙、水红花子、大腹皮、槟榔,肝热夜寐不安加柴胡、黄芩、川楝子之类。如此调治3个月,血小板维持在(100~...
...色素性紫癜。二、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一)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一)血小板量异常(1)血小板生成减少,如骨髓受抑制;(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前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者如DIC;(3)原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二)血小板功能...
...明显,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及幼稚巨细胞增多,可见大量血小板形成。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可用马利兰、环磷酰胺等骨髓抑制性药物、放射性核素磷及抗凝药物。 本病似属中医“血证”范畴,与肝、肾两脏关系较大。肾藏精,主骨生髓,养肝;肝藏血。起病...
...解毒化斑。 【方药】 广犀角(先煎半小时)4. 5g,生地黄15g,牡丹皮9g,白芍9g,女贞子9g,墨旱莲9g,生侧柏叶9g,连翘9g,金银花9g。连服7剂。 二诊:紫斑隐隐,血小板上升10万,发热已平,唇朱稍减,纳和便调,脉象尚数,舌红...
...肺脓肿、骨髓炎、Wegener肉芽肿、结节病等。此外,某些药物亦可引起血小板增多,如长春碱类及抗真菌药miconazole等。脾切除术后血小板1/3可自脾池释放入血循环,故见血小板增多。 2个月左右即可恢复,不会引起栓塞及出血。多数继发性血小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