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其恶寒也,虽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一时一日,增加愈甚,必待传入里作下证乃罢。其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其内伤饮食不节,或劳役所伤,亦有头痛、项痛、腰痛,与太阳表证微有相似,余皆不同,论中辨之矣。内伤不足之病,表上无阳,不能禁...
...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过甚,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
...,非风药不能到也。伤暑条辨第三伤暑不恶寒而发热,身痛呕吐,溺赤便泻,此邪布三焦,上下交征。宜用六一散合黄芩汤加杏仁、厚朴、赤芩、豆卷,粉葛根、连翘等味,清泄三焦也。此与前条同是上焦之病,而溺赤便泻,则已传布三焦,又与(仿寒论)中三阳合病下利...
...简单便捷的方法。 2.药方与患者体质、病、证平衡 即药方要和患者的体质、西医疾病、中医证侯相对应。选方用药要在辨体质的基础上,对证论治,并兼顾西医疾病,才有针对性。选方用药在患者体质、方证、西医疾病中找到切入点、平衡点。医家根据患者的具体...
...美尼尔氏病是一种反复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耳鸣、耳聋等主要症状同时存在。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反复突发性眩晕,并无先兆,可在睡梦中发作惊醒,患者感到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固定体位不敢动弹,如体位稍有变动则眩晕加重。发作期间...
...阳明合病,辨方证属黄连阿胶汤合外台茯苓饮方证。处方:黄连6克,阿胶珠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茯苓12克,焦白术10克,黄芩6克,炮姜6克,三七粉(分冲)2克。7剂,水煎服。 2010年3月17日二诊:纳食、...
...自注云:一剂知,二剂巳(2)。盖言汗多则表邪既微,故寒少;烦呕,则内燥已甚,故热多。是病在肺之表里,用白虎以清内热,合桂枝引邪出表,加杏、朴疏通内滞,半夏变和阴阳。所谓一剂知,则已知其确中病情;二剂已,则病必霍然矣。(1)桂枝白虎汤,(金柜...
...避免再有遗传、影响人类的种族后代。指纹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凡是出现染色体异常所致的指纹异常,都有如下特征:斗形纹或双箕形纹增多,通贯手纹,atd角度大于60度,弓形纹增多,无名指和小指均是反箕形纹。4.异常掌纹与辨病①近心横...
...伏暑条辨第一伏暑秋发,头痛无汗,恶寒发热,身痛,胸腹满闷,或吐或泻,此新感外邪,引动伏暑。宜用香莆饮合正气散,表里两和也。此伏暑之提纲。凡夏间伏暑,因遇秋令凄惀之寒,袭于腠理,致内邪亦为引动·故无汗头痛身疼,发热恶寒,系新感之见证,病尚在...
...1.嗅觉减低或消失嗅觉,即人体能觉查出来的气味,这在人体生理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人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敏锐地觉查出各种物质发出的气味,这样人们才可以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祖国医学宝库《内经》就有关于气味辨病的记载:“肺气通于鼻,肺和则知香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