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尾骨骨折伤。见《伤科补要》卷二。尾闾骨即尾骨,又名橛骨、骶端、穷骨,俗名尾桩骨。多因跌打压撞时尾骨部直接外力撞击所伤。证见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活动可闻骨声,步履、坐卧、翻身均受限。治宜手法复位固定。内服药可助康复,法当舒筋止痛,...
...医疗技术名。古代用杨树枝移植粉碎骨折部以帮助断骨接续之技术。见《伤科补要》卷一。文献记载或民间传留有使用杨木或柳枝接骨者。该者适用于粉碎骨折,患者骨折之两断端缺损难以为续者,手术者取杨木、柳枝植于两断端之间以为桥梁,促进其愈合。1958年...
...项发以下至脊骨长二寸半(自后发际以至大椎项骨三节处也)。按∶头部折法,以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为一尺二寸。如发际不明,则取眉心直上,后至大杼骨,折作一尺八寸,此为直寸。横寸法以眼内角至外角,此为一寸。头部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膂骨以下至尾 二十一节,长三尺(膂骨脊骨也,脊骨外小而内巨。人之所以能负任者,以是骨之巨也。脊骨二十四节,今云二十一节者,除项骨三节不在内也)腰围四尺二寸按∶背部折法,自大椎至尾 ,通折三尺。上七节各长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中七节...
...自柱骨下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柱骨,颈项根骨也)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小肋也)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当足少阳环跳穴处也)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横骨上廉下至内辅之...
...如镞破大小腹,致肠突出者,看肠外衣膜穿破否?若膜穿者,肠必逐条而散也,则不治;若可治。不可伤其膜,宜敷收膜散,外盖玉红膏,冀其渐平。如肠出者,将温汤浴暖其肠,不可伤犯。一人将醋和冷水,不令病者知觉,急 其面,其肠自收。用油线缝合,不可太深...
...夫跌打损伤,坠堕磕 之证,专从血论。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治,庶不有者,宜补而行之。更察其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先逐其瘀,而后和营止痛,自无不效。《内经》云∶形伤则痛,气伤则肿。又曰∶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凡人从高坠下,跌伤五脏,不省人事,气塞不通者,看其两太阳及胸前胁下如何?若动,则可救。急用通关散吹鼻中,如有嚏,语声得出者,投黎洞丸,再服复元活血汤,逐瘀生新。若迟,则不救。或有从高倒坠,天柱骨折,致颈插入腔内,而左右尚活动者,用提法治之...
...因为湿困脾,生清降浊的功能削弱,吃油腻或者过甜的东西就容易产生呕吐。所以饮食尤其要控制,喝酒也要控制,因为酒亦主湿。因此,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所以也有“长夏防湿要淡补”的说法。 在日常生活中,除食用冬瓜、绿豆芽、...
...诸关节,以求难老。”他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的道理,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五禽戏,后世医家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功能锻炼方法。如《诸病源候论》中收集了《养生方导引法》中许多导引疗法。《备急千金要方》中载“天竺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