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整理委员,并创刊中医新生命及“遥”(即函授)部。1949年后,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种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汇通之观点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著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75.htm

_孝经注疏

...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昺等奉敕校定御制并注 [疏]正义曰:孝经者,孔子为曾参陈孝道也。汉初,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唯孔氏壁中古文为异。至刘炫遂以古孝经·庶人章分为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75.html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胎产书,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又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妇人婴儿方(公元前26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自称撰用胎胪药录...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2.html

_本草分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考汉书·艺文志,分医经与经方而二之。而隋书经籍志则统以医方。乃读其论,则均有味乎谚所谓有疾弗治。适得中医云云盖诚见夫医或失宜,热以益热,寒以增寒,转伤于内,与其授权于庸医,固不若听命于造物,以不治治。然瞑眩瘳疾载在书,医师率属,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fenjing/764-4-0.html

关于伤寒论所用人参的思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园参、高丽参、西洋参,仲景并没有用过。 仲景在伤寒论的序言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晚在东汉,神农本草经已成书。神农本草经关于人参的记载:“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956.html

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吴喻二家温疫之非 驳临证指南二条 十三科考 金匮马刀考 命门考 胞门龙门玉门考 白虎病考 羊胫骨考 四十难义疏 订正素问·通评虚实论经文并补注 校正灵枢·经脉篇经文 读经脉篇书后 读仲景书书后 伤寒论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index.html

余无言年谱_余无言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宣统三年。1911~1914年塾师教读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典籍,在文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14~1918年先生随其父余奉仙先生(“晚清苏北三大名医”之一)攻习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嗡...

http://zhongyibaodian.com/yuwuyanyian/1038-21-0.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保留有玉匮针经。(二)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后不久,即因战乱动荡或传抄讹误而残损不全,因此极有必要对该书进行整理。首次从事此项工作的,是著名医学家王叔和。他在伤寒论:“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侯、诊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3.html

非读书不足以成大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读过的书目,在其一生中只是读书、临证,戒除一切嗜好,所读书目几乎包括了内经难经以下至清代各家的重要著作。 蒲辅周最推崇的著作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伤寒温疫条辨。 蒲辅周认为,学习中医应以内经难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89.html

·本草纲目 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本草纲目 历代诸家本草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十剂 通剂 补剂 泄剂 轻剂 重剂 涩剂 燥剂 湿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819.html

共找到644,6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