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为病,冒闷烦躁,迷忘惊狂,痰呕汗多,骨热肢冷,此外证然尔。何以知其蓄在下焦?曰∶脐下结急,外热内痛,尺脉洪而数也。桃仁、灵脂、生地黄、北大黄、甘草利而逐之。...
...凡病患兼有燥渴之证,用乌梅、栝蒌根、干葛、甘草数辈皆不作效,遂致引饮过多,两脚浮肿,此证不可以为里热,盖肾水不上升,心火不下降故也。须用交感丹为主,却以乌梅、浓蜜、生姜、甘草煎汤咽之。肾水一升,心火一降,其渴自止,脚亦不复肿矣。...
...有肺经伏热而气隔者,有痰水在上而气隔者,大概以茯苓、半夏、枳壳、桔梗为治法。其肺热者,如圣东加桑白皮佐之;心下水气者,小半夏茯苓汤效;胸烦,《活人书》用山栀子....
...疟家多蓄痰涎黄水,常山为能吐之利之,是固然尔。其有纯热发疟或蕴热内实之证,投以常山,大便点滴而下,似泄不泄,须用北大黄为佐,大泄数行,然后获愈。或曰巴豆丸子相依而行,亦能泄也,是又不然,巴豆攻于下积,苟欲荡涤血热,不可以无大黄。凡疟方来于...
...治疟总要不过吐、汗、下而已,当下而下不尽,腹中尚有余痛,或大便一泄之后不复再泄,但时时点滴而出者,须再下之,大黄以佐常山可也。当汗而汗不匝,或头汗至胸而手足无汗者,须周浃一身而汗之,青皮以佐紫苏可也。所谓吐者,须出尽其水饮,若作吐剂,常山...
...诸有里热,法当通利大便,然下后肠头热肿而坠重者,此更有热,有淤血挟气而蓄在下焦也。更用黄连、黄芩、大黄辈下之,于内以炒阿胶、炒枳壳、百药煎为佐,多入浓蜜并乌梅同煎,姜钱四五片可也。...
...有人饮酒过多,因酒作病,胸脘不快,其气扪隔,服无数二陈汤,竟无寸效,由是不喜饮食,复以调气散投之,致发大热,自后只用薄荷煎、鸡苏丸、麻仁丸,日就痊愈,乃知胸脘闭隔,热在上焦使然耳。又有人酷好饮酒,复感寒邪,服不换金正气散,以致内热愈炽,...
...目录 《仁斋直指附遗》大补元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仁斋直指附遗》:大补元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黄耆(去芦)4两,白术4两(泔浸),当归(酒洗)2两,生地黄(酒洗)3两,陈皮(去白)2两,白芍(酒炒)1两,黄柏(酒炒)2两,...
...目录 《圣济总录》疏风散 《仁斋直指》疏风散 《杂病源流犀烛》疏风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疏风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疏风散【处方】牵牛子(微炒)30克 大黄(锉,炒)30克 槟榔15克(锉)陈橘皮(汤浸,去...
...目录 《仁斋直指附遗》响圣破笛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仁斋直指附遗》:响圣破笛丸【别名】响声破笛丸(《古今医统》卷四十六引《医林集要》)。【处方】连翘 桔梗 甘草各75克 薄荷120克 诃子肉(炒)砂仁 大黄各30克 川芎45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