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的位性特征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主要是讲脾胃,而《素问·灵兰秘典》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言仓廪之官,言五味出焉,这就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仓廪者,言其载物也。载物则必以厚。故曰:坤厚载物。所以,我们观察坤土、观察太阴、观察脾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95.htm

五味所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6.htm

五味所入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简称“五入”(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所入”和临床药物治疗有关。...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7.htm

五味所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简称五禁。指五脏病变时对五味的禁忌。《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素问·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84.htm

四气五味食有学问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国人选择食物,讲究四气五味,这里面有很独特的生活科学道理。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中医合称“四气五味”为“性味”。食物性味不同而功能各异,人们选择食物时,尤其是进行“食补”时,就得根据各种食品的性味合理选择,...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421.html

善吃五色五味让你容颜更美_【中医宝典】

...方法不是靠外在的化妆品,而在于要把身体调理好,有节制地吃、有准备地吃、有选择地吃,讲究合理饮食、科学养生。因此,五味五色美容法是符合科学的。 五味和五色与人体相呼应,所以通过食物的五味、五色可以协调人的容颜美,如: 青色应肝,酸味入肝,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611.html

《医旨绪余》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六十三、《难经》七十五难金不得平木“不”字辩 六十四、《难经》八十一难篇“是病”二字辩 六十五、节抄“灵枢”引 六十六、本神篇 六十七、决气篇 六十八、胀 六十九、五癃津液别篇 七十、贼风篇 七十一、五音五味篇妇人无须 七十二、忧恚无言篇 ...

http://qihuangzhishu.com/742/index.htm

口疮门主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医选要》曰∶夫口者,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口者。盖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为之运化津液,以养五气,节宣微爽,五脏之气偏胜,由是诸疾生焉。故口疮者,乃脾气凝滞,加之风热,治当清胃泻火。冯鲁瞻曰∶口疮者,心脾蕴热也。小儿阴气未生,阳气偏盛,又因...

http://qihuangzhishu.com/344/419.htm

五味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药味不同,则作用不同,现分述如下: 1.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如解表药、理气药、活血药,大多具有辛味,故辛味药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及血瘀等病证。 2,甘 “能补、能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06.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共找到83,5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